钢琴博物馆陈列了从澳大利亚运回鼓浪屿的胡友义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钢琴。这里的钢琴不仅历史悠久、种类多样,而且奇特。下面是厦门钢琴博物馆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各位团友,菽庄花园一路游来,我们已经走到了钢琴博物馆的门口。
之前的行程中还带大家游览了万国建筑路线,看到了不同国家的领事馆和各具特色的华侨别墅,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鼓浪屿的百年历史就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这些建筑就是跳动的音符。鼓浪屿与音乐结缘,让她更有内涵,而钢琴弹奏出的动人天籁,又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这块音乐的沃土人均拥有钢琴的密度居全国之冠,岛上还有自己的音乐学校,音乐厅等,让她也有了“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暂时收起自己的相机,手机,随我去近距离欣赏下号称“乐器之王”的钢琴。
(胡友义先生像前)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展示世界各国名古钢琴的专业博物馆,共分2个展馆,馆内所有的钢琴都是照片上这位胡友义先生捐赠的。胡友义先生1936年出生于鼓浪屿救xx医院,年幼的胡友义在鼓浪屿的天风海涛和琴音和鸣声中成长。20世纪50年代 ,中学毕业后怀着对钢琴艺术无比的热爱,他来到了上海,在鼓浪屿老乡、著名钢琴教育家李嘉禄教授门下学艺。1965年,他获得奖学金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管风琴,学成后,以钢琴家的身份在香港及欧洲各国教授钢琴。胡友义先生致力于钢琴的收藏,收藏了世界各地约100多架的钢琴。视钢琴为儿女的胡友义先生1999年决定将收藏的钢琴运回鼓浪屿,建造钢琴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这些宝贝。1999年12月20日,第一批30架古董钢琴运抵厦门。其后的十余年,胡先生又陆续将收藏的古钢琴送到鼓浪屿,几乎每次钢琴上岛,胡先生都会与工人们一起用人力板车搬运。2003年,他又捐建了风琴博物馆。他说:“钢琴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把珍藏的钢琴放在鼓浪屿,就像是把心爱的东西带回家里一样,总让人放心。2010年底,胡先生病情加重,离开鼓浪屿回到澳大利亚进行治疗。2013年7月于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2日清晨7时许,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医院安详辞世。胡友义先生一世琴缘,毕生乡情的两根人生主弦;对钢琴艺术的痴情和对故乡刻骨铭心的爱,就此交织成以艺术回报故乡的情结。
各位,请先看这架舒维登,19世纪中期德国柏林造。这架琴的琴身使用的是桃花心木,桃花心木是世界有名的珍贵木材,被誉为“高级家具用材中的贵族”。这种木料木质坚硬,易于加工。而且浪漫中带点贵族气的桃花瓣颜色,随着年代越久,呈现出咖啡色,纹理清晰,桃花心木抗腐蚀性很强,其独特的香味有抗白蚁的特性,成为顶级家具和乐器的首选用材。2008年公布的世界十大最受贸易威胁物种当中,大叶桃花心木是唯一的植物,可见其珍贵。这架钢琴的黑键是用上等的乌木制作,白健采用象牙包边,乌木和象牙具有吸水的特性,可以防止弹琴的时候因为出汗产生的手指打滑,琴身还装有两盏油灯提供照明。整个钢琴的制作成本极高,不但是乐器,更是一件精美的家具。
让我们来看一下比他年代更久远的钢琴。这架琴叫克莱门蒂,19世纪初制造于英国伦敦。当时还没有发明铸铁,整架钢琴的发音板和钉弦框全部都是用木板制成的,所以它所承受的拉力就很小,一般我们在弹奏钢琴的时候琴弦板需要承受16到20吨的拉力,所以相对于这种全木制的琴弦板琴弦就不能用得太粗,太粗的话弹奏起来木板就容易裂,这种钢琴比较容易走音,音量相对也比较小。其实说到克莱门蒂,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钢琴艺术史上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被世人誉为“现代钢琴演奏之父”,同时他还是一位成功的钢琴乐器开发者与制造商,乐谱的出版商。其一生跨越从巴洛克主义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三个伟大时代,甚至他的奏鸣曲对贝多芬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781年,也就是克莱门蒂29岁时,正在欧洲举行巡回演出的他在维也纳认识了莫扎特,并在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主持下与莫扎特进行了一场举世闻名的比赛,最终两人打成平手,成为钢琴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1832年去世,安葬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施坦威钢琴前)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到这边,请注意看墙上的照片。照片上这架琴是世界上的第一架现代钢琴,真品珍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1710年前后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造出来的。克利斯托弗利发明了击弦机的装置,把它装入琴内部,演奏者可以用不同的力度触键控制音量的大小,因此被称为pianoforte,即钢琴。实际上在欧洲,大概14—18世纪之间,曾流行两种键盘乐器,一种叫击弦键琴(大键琴),一种叫拨弦键琴(羽管键琴),这两种乐器都因被认为是钢琴的前身而被称为古钢琴。两种琴发音原理不同,但是都缺少力度变化,不能满足音乐发展的需要,于是新的乐器之王—钢琴,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大家请看这架号称“世界第一品牌”的钢琴,叫施坦威。是一架四角钢琴,制造于1864年,它的体积比“克莱门第”大了许多,而且琴弦板全部都是用铸铁板制成的,琴弦也粗了许多,采用交叉式的琴弦,这样就可以拉长琴弦的长度,使它的音量更大,音色也更美。其制作工艺80%都是手工的,每一台钢琴需由400个工匠用9个月到1年的时间完成,作为拥有128项专利技术的施坦威钢琴,近百年来一直不断被人模仿,但他们始终独树一帜,无可比拟。拥有一部“士坦威”钢琴,是所有钢琴演奏者梦寐以求的事,但在2007年,施坦威却推出“郎朗牌钢琴”。这是施坦威在其150年历史上首次以一位钢琴家的名字来命名钢琴品牌,而且是一位中国的年轻人。
所以现在中国的钢琴家在国际上备受肯定,而鼓浪屿就是培养音乐家,钢琴家的沃土,在鼓浪屿出生的知名音乐家和钢琴家有200多位,柱子上挂着的这些照片上的人物是他们当中杰出的代表。许兴艾是最年轻的一位,她于1976年出生,三岁开始学琴,四岁就在鼓浪屿三一堂首次演出。1995年获美国总统的“青年艺术学者奖”。99年获得茱利亚音乐学院的最高荣誉奖“帕茨切克”奖。这是他的父亲许斐星,他的叔叔许斐平,许兴艾8岁随父亲移民美国,他们是一个音乐世家。周淑安是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林俊卿原本是医学博士,后来学声乐,研究了“咽音练声法”,并且是一位男中音歌唱家,李嘉禄、卓一龙也都是钢琴家,陈佐湟是中央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殷承宗也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
走下台阶,我们面前的这架琴叫“博森多福”,据称它是世界上制作最慢的品牌钢琴,它的一架大钢琴的生产要花上四年多的时间,其中一半的时间是用来等待木材干燥。博森多福是钢琴制造商的名字,他在1827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所制造的钢琴优质而坚固,被许多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亲睐和使用。17岁的李斯特在音乐会上用博森多福的钢琴演奏曲目后,博森多福的名声大振。李斯特不仅对这种钢琴的音色非常着迷,更因为博森多福的钢琴结构牢固,能充分承受李斯特大力的弹奏。对面的这架琴叫“贝克斯坦”德国人把奔驰牌小轿车喻为汽车中的贝克斯坦,可见它的声誉是非常卓著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奥地利钢琴家巴杜拉—斯科达就曾用过一台从楼上摔到地下后照样还能弹奏的贝克斯坦,它的音乐比较柔和。这两个制琴工厂都在二战期间被炸毁了,现在世面上看到的这两种品牌的钢琴都是二战之后重新修建厂家生产出来,我们馆内的这两架是二战之前的产品,非常珍贵。
放在手推车上面的这一架是手摇钢琴,它没键盘,只有一个把手,摇一摇就能发出声音,里面的曲子是设定好的,总共有10首曲子,每首持续大约45秒,它的发音原理是在一个大圆筒上面排上一根根的钉子,摇的时候钉子就碰到琴锤,琴锤就去击弦发音了。这是早期小贩拉到闹市上作买卖的时候用的,摇一摇,发出动听的音乐来吸引游客。舒楠,这是一架羽管键琴,跟钢琴不一样,它有两层琴键,琴键的颜色正好跟钢琴相反,这么多的黑键是为了衬托当时贵族小姐柔软白皙的双手。里面的发音装置也跟钢琴不同,钢琴都是琴锤击弦发音,这架是没有琴锤的,只有一个钩拨,跟古筝、竖琴一样,以拨弦发音,它里面有四套琴弦、八个踏板,这种琴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时候比较流行,后来随着钢琴制造业的发展慢慢的就越来越少生产了,厂家在战争年代被炸毁以后就没有再重新修建,所以现在遗留下来的这种羽管键琴非常稀少。
走上楼梯,我们看到的这架琴叫布罗德伍德,这是我们馆内最高的一架钢琴,有6。5尺高,它的琴弦是向上竖的,这么高演奏者和观众不能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所以这种琴流传了50年就没有再生产了。但是布罗德伍德的观念对现代钢琴的音色,外观,演奏机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他们的专利“钢琴踏板”就代替了笨重的膝部杠杆。
现在带大家认识几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这位叫“瓦格纳”,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11岁才开始学钢琴,1828年在莱比锡的一场音乐会中,他第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作品,使他感到音乐中蕴含的无穷力量,于是立志作曲,并以贝多芬为指路明灯,开创了自己的风格。瓦格纳是希特勒最崇拜的作曲家,希特勒对瓦格纳的崇拜伴随了他的一生,从他的维也纳流浪时代起,就经常买站票去欣赏瓦格纳的歌剧。希特勒最喜欢大气磅礴而又鸿篇巨制的音乐,瓦格纳的代表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是他最为推崇的歌剧。
后面这位是肖邦,他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不满20岁就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
这位是“歌曲之王”舒伯特,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巨匠,一生为歌德,海涅等诗人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可惜英年早逝,31岁就离开人世,被安葬在其偶像贝多芬的墓边。
在钢琴一馆我们来看最后一架钢琴。这架琴叫威尔坦,生产于20世纪初。是一架两用钢琴,既可以作为弹奏钢琴弹奏,又可以进行自动演奏。19世纪的欧洲和美洲,钢琴已经日益普及了。但与任何艺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一样,炉火纯青的钢琴家毕竟凤毛麟角,而聆听著名钢琴家的演奏更是可遇不可求,有幸听到的则“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于是,人们就有了幻想,“如果能把这天籁保存下来,该有多好。”于是,才发明了这种自动演奏钢琴。自动钢琴也叫纸卷钢琴,是把音乐用打孔的方式记录在纸卷上,再将纸卷置于可以重播的机器中。纸卷通过一个类似于笛子一样的钢管,管上有65个小孔(后来增加到88个),每一个小孔对应一个用来弹奏琴键的机械手指,机器内另有一个脚踏风箱(后来改为电动鼓风机),向铜管中输送压缩空气。当纸卷通过铜管时,铜管中的空气就会透过纸卷上打过孔的地方,并推动相应的那个“手指”,这个“手指”立即在相应的那个琴键上敲了下去,发出声音。钢琴就这样“自动”演奏起来了。自动演奏钢琴用的纸卷也叫“钢琴卷”或者“音乐卷”,人们可以从市面上买到,如同今天的录音带或CD,因此自动钢琴的出现推动了钢琴音乐的普及,保留下来许多珍贵的音乐文献。但后期,随着留声机和唱片的发明,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各位团友,结束了钢琴一馆的参观,请跟随我到钢琴二馆参观。
钢琴的演变和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墙上挂的是各个不同年代的钢琴弦列架,这也是钢琴最重要的内部构件。大家请看,早期在1820年,由于受到工业发展的局限性,钢琴的琴弦板全部都是用木板制成的,用木板制成的琴弦板容易松动,声音不大,音色也不够美,琴弦采用直线形。到了1845年左右,随着工业的进步,琴弦板开始有了四分之一铸铁的成分。十九世纪中期,琴弦板已经有了二分之一铸铁的成分。到十九世纪末,琴弦板的铸铁成分达到了四分之三。二十世纪初,琴弦板已经全部用铸铁制成,而且琴弦采用交叉斜形,那么这种钢琴就能把琴弦拉得更长,使它的音量更大,音色也更美。所以早期木制琴弦板的钢琴就逐步被淘汰了。
因此,钢琴不同部位的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钢琴击弦机部件严格要求实木,且木材的干燥时间是非常严格的,需要自然风干2到3年才可以用,有些甚至更久。一般使用枫木,枫木的硬度好,不易变形、且合适四季温湿度,对击弦机的正常运作起到重要性的作用。现代的工业化为了统一的流水线作业,以最快的效率。基本就抛开了传统的范围。用塑料和金属代替是钢琴工业的的首选,不用长时间干燥木材,咔擦一下,就可以一次性成形,但有利必定有弊。比如旁边这架伦德钢琴,是五十年代爱尔兰生产的,它的原材料大部分是塑料,价格比较便宜。用塑料制成的这种钢琴它的零部件坏掉就不可以更换,而且塑料的抗老化性和声音传导效果都无法与实木相比,所以这种钢琴很快就被淘汰了,它也可以称为世界上最蹩脚的钢琴。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我们馆内最小的钢琴,它于上个世纪初产于阿根廷。在我的右手边这一架是科尔门,它产于浪漫主义时期,整架钢琴看起来雕琢精美而气质华丽,它的外壳都是用上等的桃花芯木制成的,谱架旁的烛台板是可以移动的,移出来点就能照到谱架上的乐谱,推进去也不占位置,铸铁板上面的花纹是镏金的,是模仿明代宣德炉上的图案用纯黄金浇铸而成。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世界最知名的钢琴品牌“士坦威”,产于1875年,它是一架九尺演奏琴。大家看到正前方有一副油画,画上这位是曾经当过波兰总理的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上个世纪初他在澳洲开演奏会的时候就曾经用过我们馆内的这架“士坦威”。
大家请看这架十九世纪上半叶产于英国的科勒德钢琴,琴上有一本画册,它是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编撰的大型画册《国宝》,画册内所介绍的百件历代文物艺术珍品,是从故宫九十一万件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其中就有我们琴板上面的这只红鸟,它是我国五代西蜀最著名的花鸟画家黄筌唯一存在的写生画,这种鸟已经绝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胡先生他身为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所拥有的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倍感自豪之情。琴的侧面还镶嵌有厦门的市鸟—白鹭,几十年的异乡生活使胡先生的思乡情结更加强烈,为此他请澳洲著名的工艺师在琴身上精心镶嵌了两只白鹭,并深情地把这架琴称为“思乡琴”。在澳洲,胡先生以帮助、培养中国留澳青年钢琴家和捐建钢琴博物馆而声名远扬,为此,澳洲电视广播公司专门为他跨海越洋的摄制了一部长达一小时的记录片,这也是澳洲电视广播公司第一次为华人制作记录片。旁边这架艺术钢琴是我们的镇馆之宝,琴身上面的花草虫鸟图案都是澳洲所特有的动植物,是用澳洲细木纯手工镶嵌上去的。它是模仿十六、十七世纪的羽管键琴制作而成,钢琴是击弦,而键琴是拨弦,就如琵琶或竖琴,以拨弦发音,声音比较细腻,同样这架琴也有两层键琴,黑白键的排列跟钢琴正好相反。古键琴曾消失了将近200年,到1997年才又“复出”,胡先生当即请澳大利亚著名艺匠马歇尔精心设计,花了八个月时间进行仿制,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架是1905年德国制造的“松玛”牌名琴,这台历经两百年的古钢琴至今还保存得完美如新,并且还有购置这台钢琴的凭证—一张发票,还有一把钥匙。发票上标明当时这架钢琴的价格是220英镑,据说当时人均月薪还不足两英镑,可以看出这架钢琴在当时是非常名贵的,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十几年的工资。这架琴叫“布鲁斯纳”,产于1937年,它是我们馆内最大的一架三角钢琴,是胡先生的母亲留给他的遗产,胡先生生前非常珍爱它。以前在澳洲的家里,胡先生经常用这架琴弹奏乐曲,以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大家请看左边墙上挂的这幅画是法国著名画家雷诺亚的作品《少女与钢琴》,画上的钢琴和我们这架实物钢琴的款式大致相同,这是胡友义先生花费六年时间才找到的。当我们欣赏这幅名画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百多年过去了,画中的少女与鲜花都已消失无踪,只有艺术才是永恒的。
各位游客,钢琴二馆我们就参观结束了,看了这么多的钢琴,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认真聆听一次钢琴的演奏了,接下来,就请我们本馆的工作人员用这架“布鲁斯纳”钢琴为我们弹奏一曲《鼓浪屿之波》,让我们在温婉动听的旋律中感怀这些钢琴的主人胡友义先生,也静下心来感受鼓浪屿独有的音乐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daoyouci/31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