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的彩虹桥是婺源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下面是婺源彩虹桥景点导游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各位团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前往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的故乡——婺源旅游观光!由我来担任大家的向导,希望通过畅游览胜,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回忆。为了使大家对婺源有个大致的了解,我首先介绍一下婺源县的情况: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角,它的东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程城衢洲,西面与瓷都景德镇相连,北部靠着皖南旅游胜地黄山,南部接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地的绿色明珠。全县总面积3900平方公里,辖11个建制镇和15个乡,人口33万。县城就设在紫阳镇。婺源建县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踞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县名婺源,则是因为“地当婺水之源”而得名。县境内有一条河流称为婺水,它的意思就是“婺水的源头”。县境内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山区小县。 婺源古时属于“吴楚分源”之界。自唐代建县以后,文分风昌盛,先后养育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清代经学家江永、近代铁路工程大师詹天佑等一代名流。从宋到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明清朝竟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
那么我们今天去婺源参观游览的主要是当地有名的古村落及徽派建筑,说到这里我们各位团友可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用安徽的“徽”字来命名呢?这是因为在唐朝建县的时候婺源本属江西所有,但后来的改朝换代中曾被划到安徽,不过近代又重新划回了江西。地方虽然是划回来了,但不管是婺源本地人还是外省的游客还是习惯性的把这些建筑和生活习惯称为徽派建筑和徽派文化。我们要参观的这些徽派建筑的特点非常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但任何一幢宅子都遵守一个基本的风格“粉墙黛瓦,飞檐戗角”。白色的墙,黑色的瓦,两边是高高的封火墙,又称为“马头墙”。而这些宅子的主人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当官的”,徽州自古读书人多,地方穷就必须读书。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后多数为官者会在家乡建起官邸光宗耀祖。另一种就是商人。因为本地多山地少田地,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男人到了十二、三岁很多会外出谋生、经商。因婺源盛行朱子之礼,自古多名人。他们从小接受着文化、道德的熏陶,在外经商非常讲究诚信,兢兢业业,很多人都发家致富了。他们发财以后,会回到自己的家乡修建房屋,并把自己多年梦想融入到房屋的建设当中。但在古时候,商人的身份很低,俗话说“人分三教九流”,商人连九流也算不上,所以他们的房屋就是建得豪华气派,与当官的房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从大门口就可以让人一眼分辨出主任的身份、地位。这些我们都留到景点里再一一讲解。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我们各位团友了。前面说婺源自古官吏多,那么谁做的官最大呢?
这个人是我们各位团友非常非常熟悉,经常从电视中看到的人——我国第三代领导人——江xx。你们一定会很奇怪得想:江xx不是江苏扬州人吗?这个话题还得从江xx的爷爷的爷爷说起。当时他的这位祖先考取功名后,到扬州走马上任就一直留在扬州没有回来了。但在2001年5月29日,江xx千里迢迢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婺源,视察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并且去了江湾,看望了许多江氏本家亲戚。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彩虹桥。
彩虹桥为什么建在最宽的河面上? 彩虹桥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简单称之为廊桥(有棚顶的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错落有致。
彩虹桥前移二十多米,宽度不足六十米,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偏要建在一百多米的河面上。我们大家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管道里,截面越小,水流的速度越快,反之,截面越大,水流的速度越缓。在这条河流上,汛期洪水有多大?大家注意一下第一个桥墩的尖面,它记载了八百多年的洪水情况。破水的斧面,已形成锯齿状。那是八百年以来,每次涨洪水,把山上木头带下来,撞击桥墩形成的。桥墩破损的最高处,真实记载了历史的最高水位,几乎接近桥面。这么大的洪水,在不足六十米河面上建桥, 无疑受到的冲力,破坏力是巨大的。建在最宽处,水流的速度会变得平缓,相对来说,是建桥的最安全处。
彩虹桥的科学设计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半锐如斧面,后面平整,起到分解洪水冲击力的作用。 其二、桥墩之间的跨度是根据洪水的主流速确定的。从美学角度设计,桥墩之间距离相等、对称,比较美观。但彩虹桥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水急与水缓处墩距相差近六米。这种设定,是根据汛期河面洪水的流速变化确定的。河面流速最快的地方墩距较大,有利于行洪;流速最缓的地方,墩距较小,受到洪水的冲击力就小些。彩虹桥的墩距设计,需要掌握上百年的水文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人尊重科学规律的精神。 其三,桥墩条石叠砌的紧密牢固。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对石匠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这是因为桥墩内部是用砂石填充的,若做工粗糙,缝隙大,长年被洪水冲击,很容易拉大口子,砂石被淘空,桥墩就会倒塌。要修建一个桥墩难度大,平均水深有四至五米,在八百年前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清到岩基,将上百斤或成吨的石块砌好,光排水一项,要用几十台龙骨水车,昼夜不停抽水,方能清到岩基砌条石。因此,当初的建造者想把桥墩做好后,永远不再重修,做到一劳永逸。桥墩是整座古桥的最精彩部分,是古人应对百年一遇洪魔的利器。我们指彩虹桥保存有八百多年,实际是指古桥墩。
为什么说桥面木质部分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朴实用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理思想? 走在微微颤动的板面上,看看简单的框架式结构,没有雕梁画栋,榫头之间的缝隙大,长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做工粗糙,说明是普通木匠所建。这样做,其优点在于桥坏了,用最低的价钱,能随时便捷找到维修的木匠。在明清两代,婺源许多有钱人的房子、祠堂,当年建造的十分气派,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现在就是有财力,找到维修的能工巧匠都是一件难事,只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逝。清华老街,过去有八、九个祠堂,到了今天没有一个祠堂存在下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祠堂柱墩都搬到桥亭中做石桌、石凳了。但桥不能这样,世代的子孙要行走。因此,桥的建造者独具匠心,木质部份用普通木匠建造,虽历经八百多年的洗练,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充分体现了越简朴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
彩虹桥为了做到经济、耐用,整座桥“吝啬”到不用一枚铁钉,榫头之间用木楔牢固。木楔用桥的边角料,易于加工,成本低。铁钉看似坚固,却极易生锈,与木头结合在一起,人在桥上行走,引起桥体的振动,会把木头磨损,桥就容易松动,坍塌。用木楔,几十年过去,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桥梁是用百年以上的四根老松树加工而成,上面铺上木板供人行走,桥面的木质部分一般只能保存上百年,所以,彩虹桥历代都维修过。上世纪,最近的一次维修是八五年。
彩虹桥为了便于维修,整座桥,化整为零,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注意亭、廊柱子的分开),这样做不会因为一处毁坏而影响到整桥。 为什么在此处要建一座高大、坚固的廊桥? 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距今一千二百六十多年前,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
在古代,彩虹桥的东岸是婺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两岸东西,分布着上百个大小村落。西去的古驿道通往浮梁、景德镇、波阳的饶州府。东去北上,可以通达古徽州府歙县。因此,彩虹桥是古代饶州府至徽州府古驿道上的一座廊桥。彩虹桥建成便于古代商旅、两岸居民的通行。
亭子里的神龛安放了哪几位先人? 中间的一位是大家熟悉的治水禹王。当地人把禹王看成是镇水的神仙,有他在,可以镇住洪水,保护古桥。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筹集资金的和尚)。左边为创始理首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桥的水利、桥梁专家)。后人为永远记住他们的功德,雕像以示永世不忘。 为什么取名彩虹桥?
在五年多的建造过程中,清华村里的许多文人墨客、绅士都想给桥取名而自己留名。婺源是书乡,崇尚读书,自古不喜欢简单地有地名命名桥名,几乎所有的古桥都有一层美好的寓意。彩虹桥也不例外,许多人都给她取了不同的名字,无一被村里人认可。桥名是在将要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西边的山背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彩虹、廊桥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胡济祥、胡永班与村人见此情景,认为这是吉兆,立即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取名彩虹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daoyouci/31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