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简称南院或南博,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一】
早在放寒假前,我就听说“ 南京博物院 ”从大年初二开始实行免费参观,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三、初四两天一头钻进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大饱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点多,我们坐车来到了博物院,远远望去,门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来大家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先睹为快。刚进博物院大门,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观众的队伍从展馆门口的领票处顺着台阶向下,沿着博物院道路的一侧都快要排到大门口了,两百多米的队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真是太壮观了。因为观众太多,所以博物院每过十分钟才放一百位观众进入展馆。即便如此,长长的队伍中却没有一个人拥挤、插队的,大家都安静地排着队,耐心地等待着,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秩序井然。排了大概四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
我们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走进展厅,兴致勃勃地观赏起来。只见大厅分成上下两层,每一层有好几个陈列馆。我们在上层依次参观了书画陈列馆、云锦陈列馆、玉器陈列馆和征集文物陈列馆。我对征集文物陈列馆里的文物特别感兴趣,参观了很长时间,每一件文物我都仔细欣赏,认真阅读文字介绍。
特别是小巧玲珑的昆曲玉玩,我看了又看,久久不愿离去。这套玉玩是微型的昆曲道具,有鞋、凳子、灯笼、兵器、书、官帽等等上百件之多。每一件都造型逼真,做工精致,让我百看不厌。虽然每个陈列馆里都有很多观众,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观赏文物,即使要交谈也是小声地窃窃私语,展厅里非常安静。
正当我看得流连忘返的时候,已经到了闭馆的时间,我真想再多看几眼啊,可是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虽然今天的观众很多,但是我发现无论是展厅的地面还是展馆外的路面都很少有垃圾,大家都自觉地把杂物扔进垃圾箱里,整个博物院绿树成荫,既整洁又干净,让人心旷神怡。
南京博物院的展览真是太吸引人、太好看了,我和爸爸妈妈说好以后要经常来参观。
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二】
南京是闻名世界的"六朝古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着许多的名胜古迹,现在我就向你介绍江南地区规模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明清时代的建筑---------南京博物馆。
南京博物馆坐落在朝天宫,黄绿相间的琉璃瓦,红色的墙掩映在高大的绿树丛中,显得宏伟壮丽。
刚刚进入大门,远远望见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檑星门"三个大字。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三只石狮子,他们神态不一,姿态各异。门前的斜坡十分平滑,许多小朋友在滑滑梯,滑出了一道道痕迹。据说檑星门是当时招贤纳士的地方,许多有才能的人都会聚集于此。庭院的中间有一尊孔子像。他双手自然地放于前侧,神态端庄,若有所思。看着孔子的塑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鼓乐声就在耳边想起。
拾级而上,来到大成门。大成门共有五个门,中间的门又高又大,是皇上走的;中间左右两侧则是亲王和郡王走的,而最边上的门则是文武大臣走的。可见,古代的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跨过高高的门槛,眼前一片葱绿:银杏,榆树高大挺拔;冬青,翠柏郁郁葱葱,整个庭院显得安静而又充满生机。不远处就是大成殿。大成殿长33米,进深达18米,门前有很宽的石阶。大成殿有九脊重梁,每道重梁的末端有龙,栩栩如生。大成殿里正进行《六朝风采》展览,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模型和图片资料,反映了六朝时代南京地区的文明成就,展现了六朝文化的辉煌风采。
大成殿的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西厢房里珍藏着许多稀世珍品。如"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皿、陶人面雕塑和玉雕品;东吴"甘露元年"铭青瓷熊形灯......藏品十分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
向东走,沿着弯曲的长廊,穿过圆形门,来到御亭阁。御亭阁里有御亭碑,碑是由碑座、碑身、碑顶三部分组成,碑身长约3米,宽1。2米。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来到朝天宫,在此写下五首诗。虽然历史的年轮跨过几百年,但碑上的字至今清晰可见,保存完整。
站在御亭阁遥首翘望 ,飞云阁是一个不大亭子,亭角向上,状如飞翼。飞云阁是整个朝天宫的最高处,遥想当年,站在飞云阁,鸟阚美景是何等的快意。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正以他灿烂的文化,博大的胸怀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南京博物院的导游词【三】
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目前,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科举历史展陈区、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
科举是古代中国,通过设科考试选拔优秀人才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中国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就是南京的江南贡院。而从这里陆续走出的诸多名人更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蜚声宇内,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
穿过江南贡院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方墨池。汇墨成池的设计理念也正包含了中华上下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穿过墨池,我们就来到了明远楼遗址保护区。您现在看到正前方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明远楼。明远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在明远楼的东西两侧,整齐排列着的就是号舍。号舍是中国古代科举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贡院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号舍最多时达到20644间。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就在这么一间前后不足1.5平方米的号舍里,士子们要足足的考上九天六夜的时间,吃饭、睡觉、考试都在号舍之中。
许多考生离开考场后都会大病一场,甚至卧床不起。说到这不禁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艰苦,为什么仍然有着源源不断的士子前来应试呢?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通过考试中举做官是所有读书人唯一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也就是读书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科举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完善。一直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八股取士带来的弊端,使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列强的强势冲击,西方思想与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才。科举的废止经历了一个从渐废到立停的过程。这是《光绪帝立停科举上谕》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递呈的《请废科举折》奏请,颁定上谕,宣布自翌年起停废科举。至此,在中国延续了13XX年的这种选官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的时代局限性显而易见,但科举的至公精神却得以延续至今。南京是科举文化的重镇,夫子庙地区历来是江南科举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贡院遗址上建立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想以全新的面貌去诠释“天下文枢”文化重镇的含义。
科举制度已成往事,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回忆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呼唤着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朋友们,人生时时有考试,社会处处是考场,今天的社会已是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状元郎!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daoyouci/31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