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的一个傍晚,吃完晚饭,闲得无聊,就独自走出校门散步去了,一不小心来到了赣江边,看到了红谷滩新区的文化长廊,其中的两对对联,给我印象最深!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
智水仁山日日当前呈道体,礼门义路人人于此见天心。
于是,上网查其出处。
白鹿书院的四副院联
(摘自今日之《大公网》)
白鹿书院在江西省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唐代李渤曾隐读于此洞,常养白鹿以自娱,此洞改名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间建学于此,号称庐山国学。宋代置书院,给国子监本九经,又称白鹿国学,朱熹治南康军时,曾在此讲学。明代和清代,亦建书院,称白鹿书院,以课士。
朱熹,宋代理学家,字元晦,一字仲晦,晚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沧州遁叟,宋光宗绍兴年间进士,江西婺源人,曾侨寓福建建州;历任于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四帝之吏,累官宝文阁侍制。其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宋代理学至朱熹而集其大成。其讲学之所为考亭,宗之者称考亭学派,卒年为七十一岁,谥文,宋理宗宝庆年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宋理宗淳佑时(公元一二四一年)从祀孔庙;清代康熙年间升位于十哲之次。世称朱子,又称朱文公。朱熹亦曾讲学于白鹿书院,其时曾为白鹿书院撰联三副。
其一是:
傍百年树;
读万卷书。
此联意在激励学子「读万卷书」,而「傍百年树」而读,则从一个侧面写出在白鹿书院读书的旷古雄博的环境,深化了激励的意境。
其二是:
道迷前圣院;
朋误远方来。
上联之「道」,谓一定之理。《中庸》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之句,朱熹注曰:「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下联则从《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句脱化而来。此联以反写正,即有「迷」而后才有「不迷」;有「误」才有「不误」。
其三是:#p#分页标题#e#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此联也意在激励学子饱读万卷诗书,潜修出圣贤之心,即有圣贤的睿智。「日月两轮天地眼」,与「傍百年树」有异曲同工之妙,气魄更为恢宏。
黄遵宪也曾为白鹿书院撰了一联:
结庐人境;
伐檀河干。
黄遵宪,清代广东梅县人,字公度,光绪年间举人,官至湖南按察使,曾出任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大使,因戊戌政变被累而罢归,不复出。黄氏工诗,著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他为白鹿书院所撰之联,上联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的诗句演化而来,令人联想到「无车马喧」的幽静环境,是读书求学的好去处,也暗中言喻学生是生活于人间,要脚踏实地。下联则从《诗经.国风》中的《伐檀》一诗开头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压缩而成的,意在策励学子学后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劳动实践。黄氏罢归后,在家乡建了宅居,名曰「人境庐」,足见他对「结庐在人境」的诗句之认同。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这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为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所题的楹联。意思是说,天地因日月得光,人靠读书致圣。朱熹是北宋以来理学思想之集大成者,是孔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思想家,倡导“去人欲,存天理”,并根据这一道德哲学,对古代文学典籍重新作了系统整理与解释。
上联以日月作喻,将炽热发光的太阳和洁白明亮的月亮喻为天地的两只清澈的眼睛,时刻注视人们的视听言动。因此,做人就要顺天理,去贪欲,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下联所指的圣贤,乃道德才能极高之人,经书诗文则是圣哲先贤智慧的结晶。联语劝导人们只有善读万卷诗书,才能领悟圣贤之心,净化人们的心灵,达到圣贤所期望的境界。从养生角度说,顺应自然,清心寡欲,读书养性,也不失为养生的一个途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duilian/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