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积累并理解词语“襁褓”“围剿”“围追堵截”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的三件事,并复述其中的内容,体会长征的艰险。
3、理解“走”“精神财富”在文中的含义,感受给予后人的精神滋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了解长征和贺捷生
1、板书“长征”。
(1)了解长征
● 长征路途遥远,所以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打开课本,快速读读课文的第一、二节,你对长征又有哪些了解?(例如:为什么长征,什么时候开始,从哪里出发,最终到达哪里?)
● 罗列信息
媒体出示:
1935年11月19日
粉碎“围剿”、保存实力、北上抗日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陕北
二万五千里
(2)根据上述信息,稍作整理,用一段话来介绍一下这支红军部队的长征。
2、板书“婴儿”:
(1)板书“贺捷生”。
(2)理解“襁褓”。
3、补齐课题,媒体出示:不,这是事实,千真万确!(齐读)
二、整体感知,简要概括长征途中的三件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写法,思考几件事?
(1)哪几小节写了她告诉记者的内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自读课文2——6小节,思考:贺捷生告诉了记者几件事,分别是哪几小节写的。读准:一步不落、着落、奄奄一息、衣杉褴褛
2、指名读课文的4——6小节,尝试概括三件事。
(1)指名读4——6小节
(2)出示第4节,指导概括
● 当时的情况是:过封锁线(是因为包围、追赶、封堵、拦截)发生的事情是:妈妈怕暴露部队,用衣服捂住我的头结果是:险些丢了命。
● 还没有完成,因为主要是讲贺捷生的事,所以在表述应当用我被妈妈怎么样了或我怎么样了。(媒体出示)
● “我”字上必须加引号,指的是“贺捷生”。
● 指名读。
(3)根据提示,选择其中一件事概括,并在组内交流。
过封锁线时,为了不暴露部队,“我”被妈妈捂住头,险些丢了命。
突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草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丢”和“颠落”,用哪个词概括更准确。
(5)现在我是记者,你来做贺捷生,请你把从父母那听来的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连起来概括说一说。
(6)引读第三节(媒体出示):天上有——地上有——死亡的威胁来自于敌人的包围、追赶、封堵、拦截,课文所叙述的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就分别介绍了红军战士突破敌人的封锁线,突出敌人的包围圈。然而阻碍红军的还不只是敌人,还有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在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又值——。(第三件事,就是描写了过草地时的情景。)
三、复述第六小节,感受长征的艰难
1、男女同学分读第六小节。
2、了解红军过草地的情景,体会长征的艰辛。
● 认真听、仔细看、用心记。
●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选用用媒体中的词语介绍红军在过草地时遇到的困难。
3、刚才同学们感受到了红军过草地的困难和危险,现在请你把贺捷生是如何“走”过草地的告诉别人,因为要把具体的内容讲出来所以要读熟,并记在心里,同时把草地中的危险与困难也加进你的复述中。(和小组成员交流交流)
四、体会“走”得含义,理解“精神财富”。
1、引读第三节。
2、红军精神是怎样的精神?(这些被贺捷生奶奶统称为——精神财富,而且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3、难怪记者会说——贺捷生奶奶喝着野菜汤“走”完了长征路,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媒体出示,指名读)
4、学到这,你对“走”有了什么理解?
5、板书:经历
6、今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许多人都重新走上了长征路,想要通过长征来磨砺自己的意志获得精神财富。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像他们一样亲自走一走长征路,但是我们可以去读读有关长征的书,让书中的故事带你走进长征,感受长征精神吧!
板书: 14“走”完长征的婴儿
(经历) (贺捷生)
↓
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jiaoan/32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