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鼓中班语言教案

  花鼓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也可以被应用到教学中,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小花鼓中班语言教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小花鼓中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画、虎、哭、哥”4个生字。读准(三拼音)“画”,说出2—3个带有“虎”的词语。

  2、正确认读声母g k h。会看图拼读相关音节:gu hu ku ge ke he。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能在老师指导下正确描摹“画、电”。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画、虎、哭、哥”四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声母ɡ、k、h,会看图拼读相关音节。

  教学准备:

  小动物图片,生字卡片,小花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出示:小花鼓)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说话训练:这是一面小花鼓,鼓上画着一只小老虎。

  2、谁想敲敲小花鼓?(个别学生敲小花鼓。)

  3、有个小弟弟,他跟我们一样,可喜欢敲鼓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课文录音)。

  4、交流:小弟弟在干什么?

  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

  6、读课题。(个别读、齐读)

  说明:

  从实物入手,通过敲敲小花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说话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初步感知了课文,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儿歌,自主识字。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学生指读,字字入目)

  2、自由读儿歌。

  3、交流。

  4、齐读。

  说明:

  读的要求步步提高。从听老师读,自由读,个别读,到齐读,帮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与多次生字见面。

  5、出示生字:画、虎、哭、哥。

  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正和我们打招呼呢!接下来,请小朋友同桌自学这四个生字。

  (1) 读一读,读儿歌。

  (2) 圈一圈,圈生字。

  (3) 学一学,学生字。

  6、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画:读准三拼音,复习笔画“竖折”(开火车书空),背古诗《画》。

  虎:积累成语(虎口拔牙、虎头虎脑、虎口余生、生龙活虎等)

  哭:你有什么好方法记?积累“哭”的反义词“笑”

  哥:与“歌”作比较。

  说明:

  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生字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四个生字的教学应各有侧重点。如“画”主要从读音入手,“哭”和“哥”从字形入手。“虎”则过扩词,帮助学生积累书面规范的词语

  7、“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巩固生字。

  8、课文,巩固生字。(接龙读、齐读、做动作读、滚雪球读。)

  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开展游戏,送字宝宝回家,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生字。朗读课文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既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了语言文字,又使学生有效地积极参与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能带动基础较差的学生。

  三、巩固字词,学习拼音

  过渡:小朋友读得太棒了。看,小鸽子一个劲儿地夸我们,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声母,谁会读?

  1、学习声母ɡ,(鸽子鸽子ɡɡɡ,9字带钩ggg) 拼读音节ɡǔ, 在音节下随机板示:鼓、骨等。拼读四声

  2、学习声母k,(蝌蚪蝌蚪kkk,一挺机枪kkk)拼读音节kū,在音节下随机板示:哭、枯 拼读四声

  3、学习声母h,(喝水喝水hhh,一把椅子hhh)拼读音节hǔ,在音节下随机板示:虎 拼读四声

  4、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瞧!这些小动物想请小朋友帮忙,帮他们找找他们的音节朋友。

  5、出示:鸽子 kē( ) 老虎hǔ( ) 仙鹤hé( )

  ɡē( ) kǔ( ) hè( )

  说明:

  此环节中,教师要加强范读,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练。对于发音不够准确的学生,应注意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正音。老师应意识地把与音节相应的字写下来,将识字和拼音有机地结合起来。

  6、拓展阅读 你们帮小动物找到了音节朋友,他们可高兴了。他们送给小朋友一首儿歌。

  一面小花gu,

  gu上画老hu,

  宝宝敲po鼓,

  妈妈na布补,

  不知是bu补鼓,

  还是布补hu。

  说明:

  这一环节通过改变语境,隐去部分字,出示本课新授的相关音节及已经学过的2个音节po na让学生读,既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拓展识字,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拼音,提高拼读的能力,实本单元的识字学拼音的目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画、电

  2、书空“画”,师范写(强调起笔“横”的位置及笔顺),生描摹。

  3、书空“电”,师范写(强调收笔“竖弯钩”),生描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jiaoan/32309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