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是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设计工具,由于它多媒体的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学,所以很多教师都以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PowerPoint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外部众多文件,能够满足一般教学要求。
但是也有很多教师制作PPT课件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层次不清晰、幻灯片中加入很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选用了不恰当的模板和色彩搭配等等,以致很多学生起初觉得多媒体授课很花哨,但不久后就失去了兴趣,开始怀念以前的“黑板”。笔者结合PPT课件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制作经验,了有关课件制作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
研究表明,学生在一节课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以及充分利用两种注意的转换规律,则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而声音、视频、flash动画等形式的变换和合理使用都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效率。
PPt本身的功能很强大,大多数老师也只是使用了其中一小部分,例如图片的插入和文本框的动画进出效果,但如果教师能够去掌握并熟练运用PPt其他新鲜的功能(如控件功能),或者学会使用诸如Photoshop、超级解霸、Flash等图象、声音和动画软件,则能帮助我们不断的改善和优化课件。
二、认真钻研教材,作好制作前的充分准备。
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是实际制作所花时间的几倍。因为前期工作包括了教学设计、编写脚本和素材的搜集。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件的成功与否。编写脚本则主要是将教学设计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炼的“剧本”。而这两者也是真正意义上上课教师的智慧体现。课件中所使用的素材质量也非常重要,它可以极大的影响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在制作前期的准备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教学设计应遵循心理学、教育学规律,使课件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实现。例如《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上册,,课文中的Do you like oranges? They like salad. She doesn't like bananas.句型有单复数句型。学生是才接触到的一般现在时和第一次接触到名词的单复数,难免需要时间来理解,在一课时中须同时呈现两组句型,并迅速将其对比,同时应该在变式充分的前提下进而学习复数的句式。如果直接呈现复数句式,学生难于理解,学习现在时,又要关注单复数的变化,学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2)优化课件结构,力求课件的内容准确、丰富、图文并茂。一节45分钟的新授课,幻灯片大约要用到15—30张,PPT使课堂的信息量大大丰富了。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巨大的信息量会让学生晕头转向。要做到结构清晰,首先要选取本课时中的重点内容和必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部分放入其中,非重点和不必要的动画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课件中的文字要精练,教材上的大段文字阐述不必在课件中重复出现,即使要出现,也尽量浓缩,以浅显、精练的文字归纳出要点。例如,七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中新授句型时,在相关幻灯片中反复出现 Where is the baseball?Where's my computer
game?Where are his books? They're on the sofa.It's in the backpack.The watch is under the bed.?.即可,其他相关拓展用语只需口头上表达。如果要将类似句型进行比较也只需要列出一张幻灯片,将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句进行比较即可,不必要每个句型都进行变化比较。
其次,在课件中可多次重复语法点句型,每讲完一个环节,都可重复围绕训练语法点句型,使走神的学生也能追上课程的思路和本节的重点。
(3)系统应为开放式结构,按照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由于授课者和授课对象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有所差异,开放式系统应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对于每个制作课件的个体教师而言,更多的是需要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倘若所教班级水平上存在差异,那么在新授单词句型的
呈现上和consolidation的方式选择上有应当有所区别。
(4) 注重平时积累素材
短时间内要想找齐所有高质量的素材是不可能的,应该在平时就注意积累有用的声音、图片和动画文件,或者将比较好的相关网站放入收藏夹中,比如flash8,极品桌面等。当然素材搜集也可以是自己对文件的再加工,比如:声音的录制、图像的处理以及动画的制作合成等。由于兼容性的问题,素材存储的文件格式一定要是常用的。例如,声音的存储格式应以.wav为主,图像的存储格式应以.bmp或.jpg为主,动画的存储格式应以.avi为主。
三、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效呈现教学内容
在具体到制作每一张幻灯片时,我们更加要考虑到适用、适量和适当原则。当然充分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利用声、光、动画等听觉和视觉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会使之更加生动。可是很多老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喜欢把手头搜集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不管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统统堆砌在课件之中,甚至一些“获奖”的课件也是如此。课件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过多、过于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讲解七上《Do you have a soccer?》有关E-mail使用时,曾专门做过对比测试,两个水平差不多的班级,A班课件中这部分内容使用的是一幅朴实无华的简单的图片示例,B班使用的是一个“精彩”的flash动画。上课结束后的随堂测验表明,A班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好于B班。对学生的访谈也表明,B班的很多学生只记得那个flash中的卡通人物和视觉效果,而真正重要的知识却没有留意太多。在摄影作品中,构图的基本原则是“减法”,即尽量把主题无关的元素从画面中减去。课件的制作可以借鉴这个原则,先用“加法”把平时搜集的,跟教学内容有相关的素材放到PPT中,然后再做“减法”把重复和相关性不大的素材摒除。
而在每张幻灯片中的每个知识点的呈现也应该是有序列的,而不是整体出现的。比如下图:还是以七上《Do you have a soccer?》为例,这是的一张PartE幻灯。
首先,一张幻灯中所有的内容都应当是高度相关的,这里的内容是以动词have和祈
使句和描述性形容词教学为主题,和教科几乎完全一致,只是我设计了一组画面。笔者设计的呈现顺序是:1.出现图片,让学生讨论由图片联想到的单词。2.逐个出现图片上方单词,让学生单词词组。3.学生根据其中两到四个单词连词成句后(不限定句式),呈现句型。4.依次出现两条红线,在学生猜测意思后分别讲解。
5.请学生根据图片和词组再自编句型和对话。这样的呈现不仅避免了泛泛其谈也使学生学有所得。而倘若所有的文本框都是同时间呈现的话,直接看到结果的学生恐怕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在制作过程中,模板与色彩搭配也是要考究的。和网页的设计一样,PPT也忌讳“五颜六色”,过多的颜色会显得杂乱,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来讲,除了黑色和白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建议每个课件准备两种色彩搭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光线。第一种蓝底白宇,适合在环境光线比较强的情况下使用,这种色彩搭配既能让学生看清文字,又不易产生视觉疲劳。第二种白底黑字,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因为白色的底版让学生可以可以看清教师的“身体语言”。
四、还需注意的几点
1. 课件制作完成一定要做整体的检查和修改。这个主要是为了避免科学错误和理顺教学思路,为之后顺利的课堂教学展开做好准备。
2. 课堂上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反映,并就情况可对课件做适当的调整。
3. 不能因课件而放弃板书的使用,因为课件中没有哪张幻灯片是可以从头至尾一直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教学重点保留在黑板上。常见的错误是,很多英语课堂上,甚至连单元的标题在黑板上也没有呈现。一堂完整的英语课,板书上应有完整的标题,新授单词和主要句型。
【结语】 教学是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个过程,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PPT使教师能够把一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原理和过程用多媒体素材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但课件不是一节课的全部,整个课程仍要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轻易地展示出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kejian/31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