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个大家庭,大家庭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关乎其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身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要遵守公共道德。以下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课件,欢迎阅读。
【课标要求】
本框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4.14规定的“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的要求。
【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三目:
第一目“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指生活节奏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思想道德冲突,思想道德冲突要求我们加强自身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
第二目“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涉及两者的含义、关系。重点在于弄清楚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第三目“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如何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重点:弄清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难点:如何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教学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有了初步认知,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储备,但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学生在道德、理想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疑问,甚至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观点,教学中应该通过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全面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认识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明确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能力目标:正确分析存在的思想道德冲突,评析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措施的分析,引导学生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
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初步建构知识体系,调查搜集生活中相关的典型材料,感受道德的力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上:设计“情境导入,走进生活----情景分析,理解生活----情景回归,体验践行”三个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提升,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走进生活】
一、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道德是一种责任,道德也是一种力量,生活中总有太多的道德故事令我们感动。2009年10月24日,两名少年落水,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荆州市冬泳队几名六十来岁的老人参与救援,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和其他见义勇为的英雄们一样,为社会撑起了道德的新天空。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在这次救人事件中还有一些不和谐的阴影,百余人围观,更有两艘渔船见死不救,甚至为打捞尸体讨价还价,渔船主见利忘义的行为引起了众怒,这一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
网友(121.63.*.*)2009/10/29 19:39 善良的学生,单纯的学生,英勇的学生!
网友(59.174.*.*)2009/10/29 19:34 三位大学生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渔船上的人为了钱不顾他人的行为让我们感到耻辱。
网友(221.2.*.*)2009/10/29 19:39 我希望不要只批评人家,更希望大家自省一下,长大了,就要做个好人,快乐的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
这里网友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反思自己。
问题探究:
1、大学生的行为给我们在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时有着怎样的启示?
2、假如你在现场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学生英雄群体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了新时代的道德规范,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而那些见利忘义的人则丧失了作为人的起码的道德底线,必然受到谴责和惩罚。
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家讨论非常热烈,好多同学谈到如果自己在现场,其实很难一下子做出选择,这是很正常的。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会遭遇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
问题探究:那么,如何正视生活的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
学生:从社会来讲,就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正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从我们自身来看,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情景分析,理解生活】
二 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板书)
1、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含义
播放视频,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一:钱学森,中国现代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和“火箭之王”,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和 “两弹结合”试验,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材料二:纪念钱学森时,我们关注和学习的视角不仅他对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也应该聚焦于钱学森的道德操守和民生情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历经辗转,冲破重重阻挠回到他深爱的祖国,为中国的导弹与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以自己的言行,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范,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
自主探究:阅读教材108页内容,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钱学森的哪些言行说明他注重科学文化修养?哪些言行说明他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说明理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kejian/3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