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木笛的认识课件

  《木笛》这篇课文讲的是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经过初试、复试的激烈竞争。下面是第四课木笛的认识课件,欢迎参考!

  篇一:木笛教学反思

  《木笛》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文本故事情节巧妙曲折,语言叙述精炼生动,人物刻画细致真切,读中令人心灵震撼。根据课文情感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方法引领学生走入文本。

  1、重点回环,情感递增。

  教学中,我扣住描写笛声的句子作为课堂的主旋律,反复朗读感悟,并牵引扣击文章的相关段落,做了四次回环。第一次,扣住“悲凉凄切、脉管滴血、翩然回旋、如泣如诉”几个词语读懂笛声的悲凄,朱丹的心声,读出悲凉。第二次,补充南京大屠杀场面的视频,感受国耻,读出悲愤。第三次,走入孩子们雪中祭奠的感人场面,感受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读出感动。第四次,体会大师改变主意的原因,赞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读出悲壮。人物的形象在这一遍遍朗读中越来越丰满,学生的情感在这一次次反复中越来越浓烈,对文本的理解亦是越来越深入。

  2、读写结合,抒发情感。

  在学生感悟笛声的“如泣如诉”后,在学生看到同胞无辜被屠杀的血腥场面后,在学生看到孩子们“自发聚集”祭奠遇难同胞的感人场景后,学生心中肯定情感翻腾,有许多想说的话,此时安排“这笛声外还有什么声音?这声音在叹息?在哭诉?在控诉?在呐喊?”的练笔,让孩子们抒发自己的心声,亦是表达对文本的感悟。课堂中,孩子们的发言很精彩,那是因为情由心生。

  3、运用媒体,创设情境。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课堂中,我以木笛曲贯穿在读文、体会、练笔等环节中,渲染了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离学生较远,我适时补充了一段视频,向学生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憾,在心灵上产生与人物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同样的教学设计,我在不同的班级上了四遍,每一次的课堂都不一样,我想,这也正是高段课堂的特点,生成与预设总是有差别的。这种时代性、情感性强的文章,怎么吸引学生入情入境是教学的难点。在课堂中,有的环节处理得比较粗糙、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调控能力,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教学更流畅。

  篇二:木笛教学反思

  教《木笛》,反思!收获颇丰!让我明白了两个概念:“为了知识的语文教育”和“通过知识获得语文的教育”。概念的差异,教学思维也不同。前者的逻辑起点是“语文知识”,即围绕要教的知识而展开教学活动,比如,教《木笛》,我们往往会要学生认识朱丹的不忘国耻,有人格尊严,或者教学生要注意细节描写,要注意环境描写,要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的确,作为小说题材,人物是核心,透过课文言语表达内涵的领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应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这些只能作为公共知识,就是老师假定的知识,并不是学生个体知识,这样“应然”的教学内容有成人化之嫌。这是为了知识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否定这样做是错误的,只是认为“有效率”不代表“ 有意义”。有人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成人”,即使人成为人。说到底,这是一种“技术主义”取向的教学。那我们需要什么样取向的教学,我想应是“心理学主义”取向的教学,努力让学生将知识产生与应用情境加以关联。那么教学的逻辑起点就应改变——通过知识获得语文教育。

  如果逻辑起点放在“通过知识获得语文教学”,教学活动中产生的知识是儿童成长的一种文化资源、精神养料,它是为儿童服务的。

  教学中,学生对朱丹的认识应是个体的,有的学生认为他是爱国的,有的学生认为他是有尊严的,有的学生认为他是有人格的,有的学生认为他不会忘记国耻,甚至有学生说他因为亲人被日本鬼子杀害,不记仇恨……我们说,这是学生个体心理意义。这种认识只不过透过故事内容来感受,并不是透过某个细节,某个语词。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词来表达出这种情怀,我设计了“大师眼中的朱丹(写故事)”,让学生利用自己认为课文中必需用的情节或语词,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组文,这样流淌出来的文字,有两个好处:一是运用课文中静态的“言语”,经过内心意义建构,重新表达,积淀,运用,二是通过表达训练,形成小小说的一种表达图式,如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等知识,在活动的无形中习得,教者有心,学者无意。

  因此,通过知识获得“语文教育”,策划有价值的活动,是得花一番心思,让教学既感性,又有理性的存在。

  篇三:木笛教学反思

  《木笛》这篇课文讲的是才华横溢的木笛手朱丹经过初试、复试的激烈竞争,进入了终试,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他拒绝演奏欢乐的曲子而被取消考试资格;晚上,他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吹奏悲凉凄切的乐曲悼念亡灵,又被在场的音乐大师破格录取。表现了木笛手朱丹深深的爱国情怀。抓住文中的对话及对笛声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悟笛手朱丹的爱国情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在决定自己艺术前途的终试前就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我在课前让学生充分查找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资料,才能走近文本,真正有所感悟。但当学生进入角色,在读中感悟后,才会很容易受到朱丹、大师和孩子们的感染。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华丽,对于本文重点的段落,如果要理解到一定的深度还是有困难的,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在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1、资料补充,入情入境

  在对话教学时,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朱丹在考场上拒绝演奏欢乐的乐曲,这到底是为什么?”学生马上能回答是因为当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但是如果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没有了解,那他们是不能真正理解朱丹的这一举动的。于是,课堂上我适时补充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写作背景,能更快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到朱丹的那一片爱国情。

  2、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课文的25自然段,语言优美,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多形式的读,多层面的读,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读出文中之意,读住文中之情。学生在理解课文语句后再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读出人物心声。读使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孩子们和朱丹一样怀着浓浓的爱国情。

  3、扣住词语,感受笛声

  笛声还是这样的笛声,词语还是这样的词语。学生先找到描写笛声的语句,再细细品读,把句子读薄,抓住句中关键的词语进行体会。通过读透“悲凉凄切、脉管滴血、如泣如诉”这几个词语,从而读懂朱丹的笛声,更读懂了朱丹的内心世界。至此,文本、师生、作者之间的心理交融得到较好的融合。

  4、媒体使用,渲染情境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文章。我选用了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向学生展现了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在视觉上引起学生的震憾,在心灵上产生与人物的共鸣。()而之后木笛曲《江河水》,则更好地渲染了情境,并使语言文字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整堂课的设计较为流畅,但是因为缺少很细致的预设,在落实过程中就显得很粗糙,不到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那么,我也在想,怎样做好文本的研读,怎样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进行问题或具体内容的预设,以此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像如果能在滔滔江水中,只取出几瓢饮,但却饮得痛快,饮出蕴藏于水中之甘甜。当然这便是智者的境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kejian/31905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