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认识毫米课件

  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下是冀教版认识毫米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的过程。

  2.体会长度单位毫米的含义,知道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增强实际测量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及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毫米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描述1千米的概念。

  2.描述1米的概念。

  3.描述1厘米、1分米的概念。

  当我们要测量更小、更短或要求测量的结果更精确时,用这些单位还合适吗?

  二、新授:

  1.测量橡皮的长度。

  (1)提出测量要求,让学生测量自己橡皮的长度。

  (2)交流测量的结果。结合橡皮厚度不到1厘米的情况,引出“毫米”。告诉学生毫米用字母mm表示及毫米在测量中的作用。

  2.体会长度单位毫米。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直尺,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中有几个1毫米。

  (2)交流结果,得出:1厘米=10毫米 或 1cm=1mm

  (3)让学生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了解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

  3.小组合作测量:

  (1)测量课本和练习本的厚度。

  (2)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三、议一议:

  1.测量书本、练习本等这些比较薄的物品厚度,怎样做能够量得更精确些?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测量一些比较薄的物品的厚度,可以把几个相同的物品摞在一起量,再算出每个物品的厚度。

  2.估测一摞纸有多少张。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一下,再实际测量。交流时,重点了解学生不同的测量方法。

  四、练一练:

  课本69页的练一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kejian/31964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