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拥抱美好未来》重点在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意义的引导,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下面是拥抱美好未来课件,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到当今时代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懂得终身学习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接受社会新事物、敢于创新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肩负民族振兴使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迎接社会新挑战。

  【教学难点】

  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放飞青春

  放飞青春

  青春是美丽的,也是短暂而宝贵的。

  在人生春意盎然的季节,我把青春的风筝放飞了。我翘首凝望寥廓澄清的碧空,俯瞰朝晖四射的旷野。呵──我拥有了整个世界。

  不在乎轻佻的风百般戏弄,不在乎雷雨的惊吓与撕扯,因为我本来就不甘舒适,不甘宁静,不甘平庸,要去做一次生命的冒险。风风雨雨为我的青春注入了刚毅和坚韧,又充溢了我水晶般的梦幻。为了心中那个灿烂的梦,风筝将义无返顾地飞向蓝天。

  风筝飞得越高,我的心也飞得越高,我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风筝上,让它为我完成天空摘星星的愿望。

  我要抓住这个美丽的季节。放飞青春!

  教师:走过天真无邪的孩童时代,走过懵懂迷茫的初中时代,我们已经逐渐成熟,我们急切地期盼着放飞我们的青春,到大风大浪中去勇敢地搏击,去努力实现我们的理想,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今天的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做好拥抱美好未来的思想观念方面的一些准备工作,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观念一路走好!

  【新课教学】

  拥抱美好未来(板书)

  第一环节:迎接社会新挑战(板书)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求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充其量不过是他一生所需的10%,而另外90%以上的知识都必须在以后的自学中不断获取。

  材料二: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进行,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仅自然科学的类别就已超过2000门。

  材料三:人才招聘会上,一位毕业于某知名大学、现任一家咨询公司顾问的郑某对记者说,自己以高分考入名牌大学,又有3年丰富的工作经验,本以为自己会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满怀自信地给一家单位递上,可对方只提了一个问题便把自己给拒绝了,令他十分不解。据介绍,这个问题是“你最近有没有看过关于专业方面的书,你的看书速度快吗”,郑如实回答没有,称3年来自己一直埋头工作,下班后就想睡觉,根本来不及业余充电,还没等他继续说下去,该单位便将他婉言拒绝。

  一位人事部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更新速度极快,再优秀的人才如果不懂得充实自己必然会折旧,以致于最终被淘汰。不少用人单位向记者表示,25周岁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约为一年左右,而35周岁左右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则更快,这种情况下,谁善于学习,并且学习速度快,谁就成为热门人才。

  教师提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说明了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周期缩短。

  材料二说明了: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

  材料三说明了: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要求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1.21世纪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

  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科学涌现,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因此,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活动一: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材料:

  2007年,美国个人和企业总共申请了五万二千个专利,占全世界所有专利申请的三分之一以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弗朗西斯·古利说:“美国仍然是专利强国,这一点十分清楚。来自美国的专利还在不断增加。经济学家中有一个广泛的共识:生产率的最大增长来自于发明创造。所以,美国在研发方面投资巨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指出,东北亚国家申报专利的数量快速增加,正在扭转世界发明创新的大趋势。在2007年中,在所有的国际专利申请中,26%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

  中国的国际专利申报数量增加了38%,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第七大专利申报国。古利说:“说到中国,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申请专利的数目一直大幅增加,头一年增长了43%,第二年增长了58%,第三年增长了38%。这确实是非凡的表现。在这方面,我们还注意到,松下电器去年超过荷兰的菲利普,成为全球申报专利最多的企业。”

  根据材料讨论:

  (1)美国为什么在研发方面投资巨大?

  (2)为什么日本、韩国和中国要加快发明创造的步伐?

  (3)上面的材料说明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之间竞争取胜的关键和根本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当今世界,生产率的最大增长来自于发明创造,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作为一个现代劳动者,应该具备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3.21世纪要求我们具有创新精神

  教师:请同学们继续探讨:

  (1)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1、2大组)

  (2)我们怎样培养创新精神呢?(3、4大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

  我们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①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②拓宽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

  ③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④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⑤培养动手能力,勤于实践;

  ⑥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

  ……

  活动二:听故事? 明道理

  方法一:

  团队精神:三个皮匠和三个和尚的故事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间破庙。恰巧小庙也有三个和尚,他们看见这三个皮匠,气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凭什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

  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道”不可,官司一直打到上帝那里。

  上帝一言不发,把它们分别锁进两间神奇的房子里——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

  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要命,皮包骨头,有气无力。上帝奇怪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呵!”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让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珍美的东西!”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互相喂着吃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kejian/3302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