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
-
金色的鱼钩课件
《金色的鱼钩》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
-
望天门山课件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通过描绘长江流经天门山时的壮观景象及内心体验,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
-
游山西村课件
《游山西村》主要写了诗人做客山村,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
揠苗助长课件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与主观愿望相反。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
-
吃水不忘挖井人课件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了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时带领人们深挖水井的故事,表达对先人的感谢与敬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
-
荆轲刺秦王课件
《荆轲刺秦王》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
-
曹冲称象课件
《曹冲称象》的是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
-
相遇问题课件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了解相遇
-
牧童古诗教学课件
《牧童》古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 【教学内容】 《牧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