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古诗悯农教案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图1)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三)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四)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师生一块布置环境“我是节约的好宝宝”,把幼儿生活当中节约的镜

  认知水稻

  【活动目标】

  1、观察、解剖、区分水稻的根、茎、叶、果实,进一步梳理植物特点。

  2、从水稻的功用中感知农作物的概念,知道爱惜粮食。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及仔细观察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经去小区边上的稻田里观察过种在田地里的水稻。

  2、人手一株水稻、水稻生长图、水稻课件、剪刀、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水稻的外形特征。

  ①瞧,今天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呀?学习词:水稻(一株、长在水里)

  ②待会儿请你们每个人去拿一株水稻,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你会发现水稻的什么秘密呢?

  ③幼儿自由观看(结伴看)。

  ④集中:说说发现的秘密(同伴补充),引导幼儿用完整生动的语言描述像什么?

  a、如:根——像胡须——须根——扎根,吸收营养;稻穗——沉甸甸、一串串,黄了,代表熟了。

  b、有疑问,有待验证。如:茎捏上去软软的,猜猜也许里面会怎么样?有什么办法知道?

  二、解剖水稻,梳理植物概念。

  ①水稻属于哪一类?为什么?(果在哪里→稻穗)

  ②今天,我们就来当回小小科学家,用剪刀把水稻的每个部分剪开来,看看水稻是不是可以分成植物的几个部分。(一个小组商量,相同的部分放在同一个筐里)

  ③提问:你把水稻分成了哪几个部分?(根据幼儿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各部分,验证是否是植物)

  ④你在给水稻分家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主要验证:茎是空的→吹一下像吸管→捏上去软软的→输送营养

  三、梳理农作物的概念。

  ①金黄的稻谷里躲着谁呢?(米)

  ②是吗?让我们一起剥,看看到底什么?果然是米,看看米是怎么样的?(小、硬、白)每人试一粒,放嘴里咬咬,别看小小一粒米,藏着许多营养,我们都离不开它,知道为什么吗?(做饭,让我们吃了不饿肚子)当什么?(粮食)

  ③农作物概念,你还知道哪些农作物?

  四、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

  ①农作物是谁种的?谁见过农民伯伯种水稻(结合视频水稻生长图)

  ②老师当农民伯伯,请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生长过程。

  ③欣赏古诗“悯农”,知道米粒来得不容易,要爱惜。

  【活动延伸】

  通过看视频了解水稻专家袁隆平爷爷和水稻的不同种类。

[小班古诗悯农教案]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hici/16558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