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
綦毋潜(唐)的《春泛若耶溪》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卷135_2。
【注释】
1、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綦毋潜綦(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春泛若耶溪》为诗人綦毋潜归隐后的作品。
2、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3、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4、际夜:至夜。
5、潭烟:水气。
6、弥漫:渺茫。
【韵译】
归隐之心长期以来不曾中断,此次泛舟随遇而安任其自然。阵阵晚风吹着小舟轻轻荡漾,一路春花撒满了溪口的两岸。傍晚时分船儿转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见了南斗明亮的闪光。水潭烟雾升腾一片白白茫茫,岸树明月往后与船行走逆向。人间世事多么繁复多么茫然,愿作渔翁持竿垂钓在此溪旁!
【鉴赏1】
《春泛若耶溪》这首诗写诗人綦毋潜春日乘晚风随意泛舟,突出的反映了随遇而安的心境,触景生情,深感不如回江湖归隐。
诗中描写了诗人綦毋潜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愿为持竿叟”表明了綦毋潜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鉴赏2】
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綦毋潜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鉴赏3】
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开首两句则以“幽意”点出了全诗的主旨,是幽居独处,放任自适的意趣。因此,驾舟出游,任其自然,流露了随遇而安的情绪。接着写泛舟的时间、路线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出一种幽美、寂静、迷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心怀隐居之人,在此环境中,愿作持竿垂钓的隐者,追慕“幽意”的人生。全诗扣紧题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环的扁舟行进中,对不同的景物进行描摹,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恍惚流动,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春泛若耶溪》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hici/19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