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浪淘沙(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作者:李莱

› › › › - - - - < ··· >

宝押绣帘斜。
莺燕谁家。
银筝初试合琵琶。
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
芳草满天涯。
流水韶华。
晚风杨柳绿交加。
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

< ··· >

寶押繡簾斜。
鶯燕誰家。
銀箏初試合琵琶。
柳色春羅裁袖小,雙戴桃花。
芳草滿天涯。
流水韶華。
晚風楊柳綠交加。
閑倚闌幹無藉在,數盡歸鴉。

< ··· >

bǎo yā xiù lián xié 。
yīng yàn shuí jiā 。
yín zhēng chū shì hé pí pá 。
liǔ sè chūn luó cái xiù xiǎo , shuāng dài táo huā 。
fāng cǎo mǎn tiān yá 。
liú shuǐ sháo huá 。
wǎn fēng yáng liǔ lǜ jiāo jiā 。
xián yǐ lán gān wú jiè zài , shù jìn guī yā 。

< ··· >鉴赏

这是一首咏妓词。南宋咸淳年间(1270年顷)做过严州知州的李莱老,也曾是一位风流倜傥的名士。南国多佳丽,在寓居“暖风吹得游人醉”的京杭之地,词人难奈客居的寂寞,也不免有寻花问柳的韵事。

那该是一个春意绵绵的傍晚,词人来到一处歌楼妓馆,但见宝押高吊,绣帘斜挂,一群莺歌燕舞般的女孩子正在门前笑盈盈地招徕顾客(按:“押”,通“压”,指帘轴,用以镇帘。“宝押”言其质地贵重。徐陵《玉台新咏序》:“玉树以珊瑚作枝,珠帘以玳瑁为押”)。此时馆中传出阵阵迷人的乐曲声,那是银筝与琵琶两种乐器合奏的曲子,乐曲如此圆润流畅如明珠滚滑,可见弹奏技法的娴熟和气质的雅丽,于是词人借问弹奏为谁,特地去一睹芳颜。果不其然,那两位银筝与琵琶的弹奏者确实美艳:她们穿着新柳般鹅黄淡绿的衣裙,袖子裁得窄窄的,露出一双雪白的素手和纤细的玉指,而头上都戴着新摘的灼灼桃花,那花儿映着玫瑰色的双颊,更显得俏丽、美艳,可真是“人面桃花相映红”呀!

词人在上阕描写了这双歌妓的美丽风姿之后,下阕中便抒写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们的词人决不是那种沉溺于皮肉之滥淫的急色之辈,他不仅喜爱她们外貌的美,更欣赏她们的技艺之高和气质之雅,因而便发出“芳草满天涯”的感喟:这些女孩子虽然为命运的驱使,流落烟花青楼,但他们并不是残花败柳,而是青青的芳草,她们都还天真、纯洁,都才韶华初吐,青春满溢如一川碧绿的春水。这晚风中摇曳的绿茵茵的杨柳不正是她们美丽的风姿的象征吗?可惜她们得不到温煦的春光的抚慰,只在暮色苍茫、凄凉冷落的晚风中抖动着她们的心旌──那一片片碧油的叶子……

末二句更显示出词人对她们命运的同情和怜惜:银筝弹罢,琵琶停歇,她们没有欢言笑语,只是寂寞地倚着楼头的栏杆,向着远方眺望、凝眸。她们是瞩望自己的家乡吗?可怜她们自幼就卖到青楼,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原籍在何方,家园在哪里,亲人在底处。她们无聊地数着天外的归鸦,心中不禁暗暗地滴泪:鸦雀天晚了还有个归巢,可我们哪里有自己的归宿呢?

《浪淘沙》这首词中词人的感情是发展的:由对歌妓的欢爱、欣赏到对她们命运的同情、怜惜。这无疑是一种精神净化和升华的过程,真实地展示了一位浪漫却具有良知和人性的文人的感情轨迹和曲折心路。既不虚伪、矫饰,又不庸俗,轻薄。堪为同类作品中的特出者。故而值得称道入选,以飨读者。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浪淘沙》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hici/7205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