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新荷叶(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作者:李清照

› › › › - - - - < ··· >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
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
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
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
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 ··· >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晝分停。
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
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
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
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 ··· >

báo lù chū líng , cháng xiāo gòng , yǒng zhòu fēn tíng 。
rào shuǐ lóu tái , gāo sǒng wàn zhàng péng yíng 。
zhī lán wéi shòu , xiāng huī yìng , zān hù yíng tíng 。
huā róu yù jìng , pěng shāng bié yǒu pīng tíng 。
hè shòu sōng qīng , jīng shén yǔ , qiū yuè zhēng míng 。
dé xíng wén zhāng , sù chí rì xià shēng míng 。
dōng shān gāo dǎo , suī qīng xiāng , bù zú wéi róng 。
ān shí xū qǐ , yào sū tiān xià cāng shēng 。

< ··· >鉴赏

【史考】 孔繁礼《全宋词补辑》: 《诗渊》“娉婷”字后空一格,有“又”字,再空一格,接“鹤瘦”句,似乎“鹤瘦”以下为另一首。

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 《新荷叶》原载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诗渊》第六册第4513页第12行,李清照署“宋李易安”。

刘瑜《李清照全词》: 明抄本《诗渊》(第二十五册)收为李清照词。

全文依《诗渊》影印本(第4513页)录之。

王步高、刘林《李清照•辛弃疾全集》: “生”作“行”。

杨合林《李清照集》: “绕”作(“这”字去“文”改“尧”)。

【鉴赏】 该词是为友人祝寿而作。寿者未点明是谁,从词义看,可知其人应是当时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时尚隐而不仕者;有的评论人认为是工诗善词的名士朱敦儒。据史传称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屡经诏聘,方于绍兴二年出山,赐进士出身在朝廷供职,是与易安居士同时代人。看来这种测猜是很有些道理的,当然要认定下来,还需有佐证。这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

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是指:正当薄露刚开始洒落,夜晚与白昼长短完全相同的这个不同一般的时候;处身环水而起、高耸入云的楼阁亭榭之内,宛如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瀛州海上仙岛。“长宵共永昼分停”句中的“分停”,即“停分”,中分之意;一年之中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是昼夜所占时间相等,古人称这两天为“日夜分”。这里并未指明是春分还是秋分,从“薄露初零”看,似是仲秋之月的“秋分”,固为秋天到来,暑气渐退,昼热夜冷,容易有露水;然而再从下文馈礼中有兰花来看,或许是仲春之月的“春分”;当然如果“芝兰为寿”中的“芝兰”仅作为一种象征高雅来说,只能认为是虚写,而“薄露初零”却是实况描述,所以很可能是秋分时候。

“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写的是友人在做寿,词人及众嘉宾来贺:大家献上了淡雅清香的兰花和益寿延年的灵芝,拜寿的人们簇拥着寿星老人一时间充塞了往日幽静的庭院,其中也不乏尚称风雅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鲜明的服色、佩饰与名士清儒的布衣潇洒相辉映。寿筵开始了,气氛自是十分炽烈,但词李清照却避开这些必然现象,笔下一滑,转向了筵席间穿梭般飞去飘来为客人倾酒捧觞的侍女们,“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之句,是李清照从活动的大场面中捕捉的一个迷人的动作:她们象花一般柔媚,象玉一样晶莹,双手捧觞穿行席间向客人劝酒,翩翩风姿令人开怀一醉,表达了主人待客之真诚。上片寥寥数语,便将良辰、美景、主贤、宾嘉之乐都烘托纸上了。

下片是对寿者的祝愿之词,尾句显示出李清照爱国爱民的心愿,写得委婉、曲折、含蓄、脱俗。“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先以两个比喻句起兴,再引出直面的颂扬:愿您体魄健壮如鹤之清癯矍铄,如松之耐寒长青,愿您精神光照万物与朗朗秋月竞比光明;您的品德学问历来是独领风骚、名噪京城。至此便将一位德高望重、受人景仰的典范人物的形象勾画了出来,下面“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仍是溢美之辞,仍是使用比喻手法,但却因借用现成典故,便将内容表达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东山高蹈”,用的是晋代文学家、政治家谢安的故事。谢安,字安石,才学盖世,隐居东山,后应诏出仕,官至司徒。后人因以“东山”喻隐居之士;高蹈,在此也指隐居生活。该句是说:谢安隐居东山,却蜚声朝野,光耀无比,虽为王侯卿相,哪一个比得上他!以谢安隐居东山称比筵上的寿诞主人,可谓臻于至极了。尾句十分精彩,继续以谢安相比,赞誉、推崇之中加进了激励,且注入了以生民为重、迅速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急切心情,真是一句千钧:“安石需起,要苏天下苍生。”安石在东山隐居不肯应诏出仕之时,时人发出了“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的叹惋,词人就该语加以引发以激励眼前这位名士:您一定要像谢安一样快快挺身出仕,揭露奸佞误国,挽救在战乱中受尽蹂躏折磨的黎民。易安居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使这首以祝寿为内容的词作在主题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新荷叶》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hici/7659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