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的诀窍

公开的诀窍 (图1)

山顶是庙,香客源源。阿婆在山下搭棚卖粥。下山时,胃早空了,再不能忍耐;上山不饿也难忍粥香,只是心怀对菩萨的敬意。

阿婆健硕,独自经营,专卖白米粥、小排粥和海鲜粥,20年不衰。不用大锅煮,而是中等搪瓷杯,一杯一份。稀奇的做法下,品味必也绝。米粒涨而饱,泛浅青色,闲言吃上半小时也不化水,而遇津液即溶,充饥、养胃,亦能生津止渴。保准还想要第二杯。

他们都说来这里,一为上香,二为赏景,三为尝粥。哪一次碰上阿婆因事关门,莫不叫屈。某君坦承:“吃过山脚粥,天下再无粥。”阿婆红了脸。

我试着问过阿婆:“怎么能做得这么美味?”阿婆细细说,米淘三遍,泡一小时,装半杯,米中埋小排或海鲜,加水近杯口。炭火有讲究,炭上铺薄灰,搁上杯,杯底上三分之一围细炭,以上至杯口三公分埋热灰,不必再费心,等足四小时即可。

我诡秘一笑:“你也忒不小心了,怎么轻易泄了诀窍?”阿婆一愣:“这也算诀窍?老人传下的,这一带人谁不知?”

一想,方法是普通,奶奶不也用搪瓷杯熬过白粥?20年来,村里村外先后七十多人在山脚卖过粥,都不长久,最长也只一年。他们的粥类似许多餐店的粥,一锅煮,不到一小时就可叫卖;卖剩的,煮了又煮,化稀后,跟烂米浆似的,吃着无味,咽着还恶心。

阿婆经常在粥棚过夜,每早摸黑开张,不畏繁琐,用传统、原始的方法,该花的功夫一分不少,当然能出精品,排挤掉同行了。

许多成功的诀窍都极简单,甚至是公开的,有人能成功,有人却失败,关键在于能否长久坚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huoshuo/20292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