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被罗胖确认为中国商业模式由连线转变为做点的一天,也就是互联网经济转变为实体经济。
在2016年被提的高度最高的一个词就是“匠人”,2016年6月30日被移动医疗界大咖确认为移动医疗上半场下半场正式开幕的一天。当然这一年谁都没有意料到特朗普当选,三星手机不让上飞机,医药行业开始大裁员……
总觉得这几年都有很大变化,都有很多不一样,直到2017年公司年会苗总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不确定”才恍然大悟,试想人生当中不确定的东西,尤其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科技发展如此之快、模式转变如此之快,听说我们的下一代要跟人工智能去竞争工作岗位。[]
未来的“不确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这种“不确定”?
笔者拙见:
第一:调整心态去适应,把这一类现象为常态;
第二:走出舒适区去拥抱变化,去试着改变自我。
请允许我把“改变”这个词理解为“雕刻”,雕刻自身的过程异常的艰辛却时刻感受到期望。首先找到我们所在舒适区的痛点,例如:我们既往的工作经验在新的环境下已经过时了、我们每一天回到家吃完饭躺在床上看手机直到睡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加,增加的只有过时的经验还有血脂和血压对了我忘还有血糖;这都是痛点,离开它走出去。
一般人走出去的前三天靠的是一时兴起,到第四天不用劝都会自我放下,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梦想和对自我严格的要求不可能度过第一周和第二周的,第三周好过一些会有一点点自身的变化让自我看到期望,但是中间也会因为变化达不到期望而再次永远放下。
有一种坚持叫完成每一天的任务清单,不看远处只专注于这天是否已经改变,每一天的坚持最多1-2个月就会成为习惯。
那种习惯就是走出舒适区后的改变;只有这种改变的累积才能让我们在“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核心竞争力,时刻都信心满满,应对自如,也会让我们永远有可能的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suibi/335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