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后进生_工作总结

如何转化后进生

  总结精选(1):

  谈如何转变后进生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归根到底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关键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基础教育搞不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人来说,对素质教育有更多、更深的体会和感受。我认为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少数精英分子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培养几个去外国留学而最终成为特殊华侨的人。国民素质的提高就应是亿万劳动者,千千万万青少年素质的根本提高。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合格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就应面向全体人民、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即学校教育,教育目标就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都获得成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同样教师也需要做很多事,需要处理、解决好许多环节。在众多环节中,我认为提高后进生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思想品德上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差异,而不能回避更不能掩盖,也不能怨天怨地,而是想办法采取措施缩小差距,推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正因为学生之间有差异,因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部分优秀学生素质的提高,又要个性重视、关注相当数量的中等生、后进生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很多地方和学校只把目光盯在部分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而忽视了中等生、后进生的教育与素质的提高。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将极大地危害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这是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总结,就围绕如何转化后进生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中学,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学校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他们行为懒散、精神颓丧、成绩不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根据我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对后进生的观察、交流,我觉得后进生并不是智力上有严重障碍,也不是无法教育的,后进生并不是不想学好,也并不是没有理想或完美愿望,只是他们的自我感觉太差,没有信心,没有干劲,缺少士气。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后进生,针对后进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后进生必须会转化为好学生。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艰巨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帮忙。众多方面中,我认为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努力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出来。

  第一: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在于他们信心的培养,以及奋发、进取精神的激发。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有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培养后进生信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热爱、关心、体贴后进生。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进而心理孤独和感觉无助,像那汪洋中的一条破船。这时,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许多优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都会有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这就是后进生冷漠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教师的感情作媒介,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思想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情通才理达。(班主任banzhuren)教师无私的爱和关怀,就能使他们产生驶向期望之岸的勇气和力量。后进生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忙、指导后进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时,教师要用心引导、关心、帮忙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础较差、努力不够、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等),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美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理解、尊重后进生,切忌不能歧视、挖苦、讽刺、打击后进生,更不能把后进生拒之教育的门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个性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仅体此刻课堂上,而且还体此刻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体此刻和学生的交往中。现实生活中,有少数教师忽视尊重后进生,教育中经常随心所欲不加思索地批评学生,批评、教育中不思考教育方式、教育语言、教育时机等,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会使师生之间产生更大的对立,进一步加重后进生不健康的心理负担,从而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忙,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三:教师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中要兼顾到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不仅仅要培养他们的信心,不仅仅要在思想上、人格上关心他们,而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思考到后进生。针对后进生学习上的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分解目标,降低难度。很多后进生学习上不想学,学习劲头不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上有困难、有障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目标教学不能太笼统、抽象,而是要分解目标。所谓分解目标,就是为了不使后进生知难而退,我把他们确定的终极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目标太大、太高对人的压力很大,而把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层次的小目标,这样对人的压力就不那么大,并且较容易实现,而这些近期目标的实现又使人产生成就感,进而产生征服更多目标的气势和欲望。例如高中阶段后进生的学习目标可分解为苦干阶段的小目标。具体分为:平时上课要求做到不迟到、不无故缺旷、上什么课学什么,完成好每一次作业,记住一些基本知识,平时测验、考试力争及格等,对知识的掌握不能要求后进生一步到位,而是从识记——理解——概括——运用的逐步深化,后进生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或做得比较好,教师要及时地肯定并加以鼓励、表扬、引导,直至使后进生产生更大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实践证明,透过分

  解目标,有利于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境况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质的飞跃。

  第四: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组成的统一体,仔细观察这个统一体,及时抓住思想矛盾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寻求最佳的穿透力,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教育工作的威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后进生偶发因素中及时捕捉其中的用心因素,因势力导促其转化。如:某后进生在班群众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关心班群众,帮忙同学的行为,又如在群众违纪中勇敢承认自己所做的事等,那里面就包含着某些用心因素,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到并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第五:教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透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部分同学成为后进生原困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个性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必须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状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状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资料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众所周知,环境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成的客观条件。环境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就不一样,从教育角度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外环境。内环境指的是学校自身的内部环境,又称“小气候”,外部环境指的是学校以外的家庭、社会等环境,又称“大气候”。从哲学的范畴上说:环境又可分为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肯定环境是指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环境,反之,则是否定环境。肯定的环境具有用心的作用,能催人奋进、勇往直前,否定的环境则产生消极的作用,使人颓废,陷入迷逢。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学生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点,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

  生由于长期受否定环境的影响,学习上和思想品德方面上表很差,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重视、研究、分析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帮忙、指点学生找出影响自身成长的肯定环境和否定环境,指导、帮忙学生养成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独立地决定是非的潜力,使他们能排遣外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增强对消极影响的免疫力和更好适应外环境的潜力。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生活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促使其转化。如:隔壁邻居、社区、街道、村子中比较好的风气、环境、好人好事等这些就是我们教师进行后进生转化的可利用的宝贵教育资源。

  以上五点只是我对如何转变后进生的看法和感受。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复杂的、艰巨的,我们的努力不仅仅仅局限在这五个方面。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和探索,需要教师具有锐意进取、开拓前进的精神。我坚信只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认识真正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后进生的转变工作必须能做好。

  总结精选(2):

  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存在着必须的差异。因此,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的落伍者,做好他们的工作难度很大,而且学困生常常屡教不改。如果借此而放下对他们的教育,岂不是有悖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吗?再说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核心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使得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只有从实际上消除超多的学困生存在的事实,才谈得上面向全体学生。那里我想就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赏识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潜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潜力是激励前的3-4倍。由此可见,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是何等重要。为充分发挥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作用,要做到:善于关心学困生;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善于用赏识教育增强群众的凝聚力。

  一、善于关心学困生,给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学困生的构成是有必须原因的。因此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忙。比如我班的王小琴同学,因为父母离异,在生活上缺乏母爱,使她变得孤僻、厌学,使她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针对这一状况,我在学习上给予关心,并举行了《我们都想帮忙你》的主题班会,大家的满腔热情感染了她,她含着眼泪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从此,小琴同学重新振作起来。到了期末,她的成绩明显提高了。由此可见,“关心”不仅仅体现了老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善于赏识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其进步。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用心因素。从这一点入手,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到达转化学困生的目的。以前班里有个学生学习很差而且爱欺负同学。有一次,我发现已经散架的黑板擦被修好了。经了解,是这个学生主动修理的,我就诚恳地表扬了他,鼓励他多做好事,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之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欺负同学了,成绩也提高了。可见,从学生闪光点出发去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善于用赏识性评语,增强学困生的自信。

  评语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操行评定忽视了教育民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教师无形中将学生分为“好”与“差”,无形中使好学生更好,差生更差。为此,我在工作中尝试将传统的操行评定改为正面引导的赏识性评语,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信,受到激励。写评语的时间不必局限于期末,也不必拘泥于“学生手册”,能够灵活掌握。如在批改学生作业时,有意在批改完之后加上一两句饱含感情的评语:“你真棒!”“加油!”“你进步了!”“老师赞赏你的好学精神!”“你是好样的!”等等。这样做,不仅仅是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肯定,而且也是对他们的鼓励和促进。个性是学困生,他们会为此而兴奋的,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勇气。

  四、善于用赏识性教育,增强班群众的凝聚力。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作为班主任来说,我们不就应总是喜欢指出班里存在的种种不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班里出现的好现象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丧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我认为班主任就应时刻对班级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这样一来,班上的同学自然会觉得: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就应为群众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群众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群众的凝聚力。只要群众有了凝集力,学生热爱群众,能为群众着想,其行为就会规范。在这样的群众里,学困生们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也能够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尊重自己的学生,赏识自己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学困生,赏识学困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构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要做到少批评、少发火,不体罚。这样一来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们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教师只有把“师爱”洒向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当爱流入学生心田时,便会化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对同学的友爱。这种爱必然会得到美丽的回报,这种爱是转化学困生的灵丹妙药。

  总结精选(3):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方法和技巧

  后进生又叫“问题学生”或“差生”,是指班级中在某些方面(如:智力、成绩、思想品德等)落后于全班同学发展水平的学生。后进生虽不多,但能量却不小,对班风、学风甚至校风都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常常在必须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班主任为之头疼,往往要花费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他们,有的教师还因为他们而犯错误,背处分。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经实践,本人认为:

  一、务必找准后进生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说来,后进生的构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与家庭背景有直接的关系,从小娇惯的子女,往往不听招呼,厌恶学习,而离婚子女和留守学生缺少管教,心理灰暗,常借犯错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二是多年的教育不当使之成为后进生,有的学生智力发育慢,学习困难,或是生性顽劣,性格爆燥,一向不讨人喜欢,某些教师的白眼,训斥和讽刺,构成了他们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三是败坏的社会风气毒害了学生的心灵,社会上打牌赌博,吃喝玩乐等丑恶现象成为他们学习的样板,金钱至上、一夜暴富、及时行乐的思想,使他们无心学习,逃学、上网、赌博、早恋。因此,后进生的成因是五花八门的,只有充分的调查研究,全面、彻底、准确的分析造成后进生的原因,只有掌握真实状况,才能有的放矢,才有把握,才能见效。

  二、要针对症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向正轨。

  1、掌握心理特征,调动用心因素。

  后进生常有几种不良心理:⑴既自卑又自尊,好强的心理;⑵认为周围的人都嫌弃他,轻视他,对他有敌意;⑶认为学与不学,表现好与不好都一样,态度随便,对于有这种心理的后进生,老师务必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要抓住机会,多表扬,多鼓励,进行正面教育和用心引导,消除他们的疑惧和对立情绪,要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拉近心理距离,他们体会到老师可亲可敬,值得信任,这样才有可能转后进生为优秀生。

  学生夏旺永,刚转业班里的时候,表现还算能够,但过了两个星期,问题就凸现出来了,纪律涣散,经常迟到,学习不用心,老师批评他,他还副满不在乎的样貌,还顶撞班干部,我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观察他,了解他的家庭状况以及在家的表现。经了解,原先他的父母离婚了,认为自己是个被遗弃的人,生怕别人议论他,内心十分自卑,而他又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故常用违犯纪律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分析了他的心理特征以后,我便找他谈话,历数他的几个优点,如尊敬老师,助人为乐等,同时也让他指出自己的不足,我说喜欢有个性的同学,期望他能改正缺点,做个好同学,说得他热泪盈眶,以后,我又多次在班上表扬他,半期过去,夏旺永彻底的变好了,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期末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2、发掘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激发上进斗志。

  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很多优点,长处,时不时还要“露一手”。此时,教师应当善于发掘和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闪光的火花,使他们感到,我也有优点,也有长处,并不比别人蠢,不比别人差。

  女生苏俊,家里娇生惯养,花钱大方,学习不认真,和班里同学结一帮姐妹,打架骂娘,犯错不断。但她人很聪明,组织潜力强。我就抓住她这个优点,狠狠表扬了她,并让她担任班里的纪检委员,同时,又指出她的缺点,期望她在工作中以身作则,管好自己,她看到老师很重视她,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因此她在工作中表现越来越好,班风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一期下来,成绩竟然提高了二十个名次。

  3、运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明确、坦荡,言出必践,决不食言,不良行为决不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处理问题要有主见,要公平、公正、公开,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是一种无声而强有力的教育。

  由于本人从不缺勤或迟到,当然也不期望学生迟到缺勤,所以和全班同学订下制度,如果本人迟到,甘愿受处罚,这样,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本班的出勤率达100%,被学校评为礼貌班级。

  4、运用群众的力量,教育转化后进生。

  运用榜样和群众的力量,教育和转化后进生是行之有效的,良好的班风是学生成长的土壤,班风好,正气上升,邪气就下降,后进生就没有了市场,前面有优秀学生引路,后面班干部督促,他想不变好都不行。

  我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每期都要评选“星级学生”,把他们的照片贴在光荣栏里,成为全班学习的榜样,并且让这些优秀学生分别与后进生结成朋友,从思想上、学习上帮忙他们,及时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沟通,使后进生有了学习的榜样,转变效果也就更明显,而且,一些正居中游的学生,也加入到争创“星级学生”的行列中来,后进生也就不好意思再当后进生了。

  5、帮忙后进生改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促进学习和思想进步。

  中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会使其对他人产生消极情绪,并导致在认知上的消极性“偏见”,倾向于从消极方面认识对方,并且常常伴有认知上过于苛刻,在行动上表现出冷漠、反对、对抗等行为,关系双方处于敌对、紧张、令人不快的气氛之中,对后进生本人的前途和发展的破坏性可想而知了。因此教师应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和热爱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一视同仁,和学生建立一种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情感交融的良好师生关系,并注意组织多参加群众活动,改善同学关系,建立一种互信、健康、友好、互勉、互助的同学关系,令后进学生感到老师、同学在乎他,关心他,诚心帮忙他,最终促使学习思想不断进步。

  6、防止后进生的反复,帮忙其找差距,再进步。

  后进生的情绪,思想不稳定,有些不良行为已成定势,自制力差,刚刚表扬了他,他又犯了错误,常常出现反复现象。因此,教师要有长期关心后进生的心理准备,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应耐心地同他总结,了解反复原因,以诚相教。

  后进生刘武,是个最没有记性的学生,表现时好时坏,搞一段好的,又犯一次错,我就多次找他谈话,专门为他建立一本师生联系本,我把他的优点和贡献都帮他写到本子上,他的缺点和我对他期望也写在本子上,每次找他谈话,都要他把本子带来,一期下来,和他谈话达30多次,刘武逐步地赶上来了,很少再犯错误了,还得到了班上的进步奖,刘武的家长双手握着我手,激动地说:“感谢老师的教育,锈铁也发光了”。

  总之,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要在理论不断提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挖后进生的构成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斗志,对后进生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和恒心”,要抓反复,反复抓,抓到底,才能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到达育人教书的目的。

  总结精选(4):

  怎样转化后进生

  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转化好后进生是搞好整个班的关键,是大大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挑战性,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我今年担任是一个后进生较多的班级,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及管理,是本人今年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正如魏书生所说:“做老师的不要轻易发火,更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说不定后进生将来比你眼中的优秀生更有出息。虽然后进生屡考屡败,但却屡败屡考,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自控力!虽然听不懂课,但却三年如一日,坐在课堂上不干扰、影响他人,这需要多强的意志!”因此,作为老师要善待后进生,要充满爱心。

  后进生也有上进心,也能上进,但上进的过程充满了反复。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要因为看到他又后退了就灰心,就气馁,而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中的事。

  例如我班的小林同学虽然长得不高大,但外貌给人的印象是凶狠的,皮肤黝黑。但是有的是力气,干起活来,一个顶二三个人,缺点就是管不住自己,上课、自习不是说话,就是睡觉,作业拖欠,好出风头,爱惹事生非,好看热闹,遇事容易冲动。针对他这一类型的后进生的特点,我采取如下教育措施:

  一、找闪光点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因此看待后进生要用辩证的眼光,要尽量用“放大镜”来看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能把后进生看得一无是处,其实后进生一般只是在某方面做得较差。例如,我班的小林同学优点就是力气大,所以安排他每一天到饮水部给班上送水,保证同学时时有水喝,天天有水供应;宿舍卫生工作由他负责,卫生不干净就要他亲自给我说明理由并承担必须职责,每一天还要他汇报宿舍的状况。因此,他天天有事做,消耗了他的精力,转移了他的注意力,就让他少了惹事生非的机会。同时对于他工作上的负责给予适时的表扬与肯定,以增进他对班级的群众感和荣誉感和做人的自信心。

  二、主动与学生交流

  我主动亲近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敞开心扉与我交流,说心里话,交流诸如人生、未来、学习、家庭、交友、犯错的原因、心理等方面资料。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呢?作为老师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营造简单愉快的谈话氛围。谈话的场所要尽量避开不相关的同学或老师,不要在教室内或老师众多的大办公室,以减轻学生担心谈话资料被别人知晓,而引起的紧张心理。谈话时不要急于谈正题,能够先说点闲话。比如关心一下学生的生活,问一下学生家里的状况等。

  第二点是:善于倾听。不可一边和学生谈,一边干自己的活,这种对学生的不尊重,既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又会降低学生对谈话的兴趣。老师还要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不要不理会学生的感受,只顾将自己的“谆谆教诲”,滔滔不绝地倾泄给学生,将双方的交流变成了“一言堂”或“独角戏”。

  第三点是: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生疏,由于缺乏亲和力,学生往往把老师当作“外人”看待;还有学生把老师的个别谈话误认为批评。因此,消除学生谈话时戒备心理应放在平时的相处之中。平时班主任要多参加学生的活动,例如我校举行的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和篮球赛、经常性的立体大扫除等,这样能增进老师和学生的密切关系,当学生对你消除了陌生感时,也就消除了戒备感。老师还要养成常和学生交谈的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问题,犯了错误时,才找他们谈话,这样,学生就不会产生“谈话就是批评”的误会了。

  例如我班的小新同学,新生刚入学不久经常闷闷不乐,宿舍、课堂常违反纪律,几次把他找到办公室谈话都怀有对立情绪,常会采取回避甚至对抗态度,每次谈话都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跟老师说心里话,都用其他方式唐塞过去,要转化他就得消除这种对立情绪。之后在校运会三天的比赛中,我有意跟他闲聊,问问他家里的状况,关心他的在校的生活,从中了解到,一是住宿舍不习惯而导致烦燥,二是单亲家庭而产生自卑心理。经过我的开导,心结逐渐消失,透过这次交谈,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以后跟他谈话时,都愿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诉我,从而我明白班上我以前不明白的状况,如宿舍内部状况,班级状况,顺藤摸瓜,一一被我解决了,我们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地步,班级也多亏他的“情报”变得更稳定更和谐,他的成绩也进步了,从年级395名进步到年级196名。正因为我十分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所以我跟学生交流效果较好,很多学生把心中的想法、秘密告诉我,也包括后进生小林等同学在交流过程当中起思想感化作用,把思想工作真正做到心里去。

  三、写日记

  我还推荐小林同学每一天写日记,作为班主任的我每一天都得给他的日记写上几句评语,好的观点给予表扬和鼓励,错误的观点给予指正和引导,也从中能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透过几次观察,了解到他最紧张、最高兴的事是看到老师对他的评语,那样对他可能有一种触动,一种鞭策,使他越写越好,而且一向坚持到期末考试之前。自从他进入中山中学后,他开始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几次日记、作文都提到怎样感恩老师,感恩学校,例如他的作文本上有一篇半命题作文如何感恩某人,其中写到了我,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出生到此刻,从父母到亲朋好友,都没有像老师你这么关心我,爱护我,为我着想;不像我小学老师那样经常骂我、讽刺我,也不像我父母那样,不是打就是骂,假如老师你是我的亲戚那该多好啊!他就是从一个“死猪不怕热水烫”的后进生变成一个有情有义的“中山人”。正如教育家魏书生所说,写日记有利于改变自己,改造自己,分析自己,能够记住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很少有人劝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懒惰。神经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用心、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鼓励同来自外界的劝说、鼓励相比,效果更大。

  四、自我承诺

  自我承诺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承诺。我要求班上的后进生都要自己动手写自我承诺书并贴在课桌左上角,承诺书务必写上资料、时间、姓名等事项。资料涉及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行为、交友等方面,也包括爱国爱校、遵纪守法、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关心群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等具体资料。个性是针对自己比较容易犯错误方面来写,这样比较容易到达改变自己缺点,控制自己情绪,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进步。后进生本人要在承诺书上签名,这证明就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对自己承诺。家长也要在承诺书上签字予以见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自己子女管理的,尽到做家长的职责、更好地配合学校做好后进生教育管理工作,督促自己的孩子严守校纪,认真学习,践行自己的诺言。总之,承诺书是为加强后进生的自我管理,强化后进生的自律意识,帮忙后进生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例如我班的小浩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刚入学不久后,我发现他总是坐不住,课堂上老是打叉,宿舍总是爱说话,透过了解状况后,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想管好自己但总是管不住自己,他说老师你能否帮忙我改变自己吗?之后我推荐他写自我承诺书后,果然他改变了自己以前的缺点,无论

  做班主任的我,还是科任老师都有同感,个性是期末考试前,他的那股学习劲头,深受历史老师和政治老师的表扬,跟入学相比简直是判若二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所以期末考试成绩出现历史性的飞跃,从中考年级485名进步到251名。

  透过以上种种措施,一个学期以来,小林等一些后进生基本能尊师守纪,虽然基础较差,但都能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学会感恩他人,能听从老师教导,我自认为在后进生当中,小林是一个转化效果最成功的一个。

  总之,尽管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繁重而艰巨的,转化措施和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只要班主任肯努力去做,相信必能成功!

  总结精选(5):

  转化后进生的措施和方法

  此刻全社会都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后进生的转化能够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而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应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主任首先做到消除后进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还要做到“三心二意”。“三心”,即信心、爱心和恒心;“二意”,即批评、处分学生不随意,受到委屈不在意。

  不少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就会构成烦闷、恐惧和自卑等消极的心理,再加上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不正确态度,使他们长期处在不良的学习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就会构成过低的、错误的自我评价,误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子,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或畏惧,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越学成绩越糟,越学越没劲头,构成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学生一旦受到“失败定势”的影响,就会丧失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失去学习的动力,更无法振作起来,迎头赶上。

  那么这个时候我认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当务之急.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潜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习后进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歧视,而应耐心地予以指导,帮忙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并尽可能地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分层教学,如在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中,布置一些适合他们潜力和水平的学习任务,也能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挑选一些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观向上的用心情绪,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还应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学,采取“结对子”等方式,让学习先进的学生帮忙他们,构成团结友爱、蒸蒸日上的学习风气,营造一种简单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三心二意”:

  一、“信心”是转化的条件

  应对一位后进生,如果班主任坚信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使其转化,那么这位班主任必须会想方设法做好转化工作;反之,如果从思想上认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这位班主任往往会找出诸多的理由,不去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能够说,教师没有转化后进生的信心,便没有促使后进生尽快转化的条件。我们面前的后进生,有的属于“学业不良型”,有的属于“表现不良型”。论“学业”,他们不会比爱迪生还差,论“表现”,他们更不可与“犯人”相提并论。应对极具可塑性的青少年学生,作为班主任,我们怎能忍心给他们贴上“朽木”的标签而放下做他们的转化工作呢?没有转化不了的后进生,只有无转化潜力的教师

  二、“爱心”是转化的关键

  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偏爱”后进生,是优秀班主任的标志之一。

  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的效应”在后进生身上尤为明显。

  爱,能够提高班主任转化后进生的潜力。班主任如果对学生富有爱心,他必把后进生的转化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虚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与管理经验,不懈地探索教育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自己的潜力也得到提高。

  三、“恒心”是转化的保证

  转化后进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教育活动、一项措施往往收不到显著的教育效果。对问题严重的后进生,更是如此。有些后进生虽一时有所转变,但由于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又会使他们重新成为后进生。所有这些,都要求班主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要有“不转变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班主任不要像江湖医生对待病人那样,开个处方便撒手不管,而要时时关注病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直到病人痊愈。如果仅靠教育艺术的一招一式而没有恒心,这些学生恐怕还在梦魇中生活。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学习她那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思想,更要学习她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批评、处分学生不可随意,受到委屈不要在意

  青少年学生在求学期间犯下一些错误甚至对班主任造成必须伤害属于正常现象。处分学生是为了教育学生,处分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对于严重违纪的学生,不是不能处分,而是要慎之又慎。当学生有悔过的表现时,要尽可能地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处分,虽然能够起到处罚本人、教育他人的效果,但却是以牺牲学生的自尊为代价的。受过处分的学生,身上就有了一个终身都揭不掉的标签,它往往会成为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的沉重包袱。当我们要动用“处分”的时候,就应冷静地想一想:除了处分,还有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英国的一所小学,有一个“捣蛋”学生,他为了看一看动物内脏是个什么样貌,就和几个小朋友一齐把校长心爱的狗杀了,校长得知后十分生气,但处理方法却令人耳目一新:罚学生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学生明白自己惹了大祸,便认真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了校长。校长见学生认错态度较好,图形画得不错,便免去了这几个学生的处分,杀狗的事就这样了解了。

  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深深地休会到自己知识的缺乏,从此发奋学习。那位带头杀狗的学生就是之后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校长奇特的教育方式,既让学生认识了错误,也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使他得到一次学习的机会。如果校长从个人的恩怨出发,给学生以处分,甚至将其驱逐出校,很可能也就断送了麦克劳德的前程。那位校长的做法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班主任要有“大人不计小孩过”的宽广胸怀;稍有错误便给处分的“杀鸡给猴看”的教育方式就应摒弃。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toutiao/34811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