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节俭的传承

节约节俭的传承

  我出生的村庄窝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地少山多。那时候很多外面村的人都觉得这个村的劳苦大众永无出头之日。但是,纯真的爱情让肤白貌美又家境偏好的母亲神奇地嫁给了我的父亲。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那真可谓凤凰落入鸡窝,或者鲜花插在牛粪上。

  我父亲这人很有想法,也很不服输,努力地想飞出鸡窝,带着我的母亲这只凤凰飞黄腾达。而母亲也嫁鸡随鸡,跟着父亲一起打拼。就这样,有朝气的夫妻俩换了好几个行业,到88年的时候才跟外公借了点钱,搬到镇上,干起来百货行业。搬到到镇上的时候我才两岁多,但是在印象里,整个童年都是父母两个起早贪黑地拼搏,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真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夫妻。

  我的父母都很省钱,几乎从不见他们乱花钱在一些吃喝玩乐上。管束我们几个孩子也特别严格,比如我们想要买得玩具,印象中——没有一个同意的。当然我们自己也会攒钱偷偷地买,但没有父母的后备力量支持,资本不如其他同学雄厚,自然没有其他同学朋友那般宝贝堆积如山。另外,就算是自己攒钱购买玩具,也是要被父母骂的,父母不允许买“奢侈品”。所以买玩具这事真的是小心翼翼,有时候偷偷买了玩着几天,见父母不哼声了,才敢光明正大地拿出来亮相。或者父母问起时就忽悠说借同学的。至于想吃的水果啊、看上的新衣服啊等等的更是甭提了,凡是自己提出来的想法,基本上是被否决的命运。如果想用孩子惯用的哭闹法对父母厮磨,那不但不起成效,还找抽。[由整理]

  我们是从农村搬来镇上的,在那个年代人口流动不大,所以镇上的人都喜欢把我们看成农村来的乡巴佬。别人眼中,我们是的乡巴佬的孩子,加上父母管束严格,久而久之,我就觉得:我们从农村来的,比不上镇上的人家富裕,所以我们不乱花钱是理所当然的。思想里,节俭就是乡巴佬的专利。

  小时候,不但不能乱花钱,还得懂得省钱。比如用水洗手,水龙头要拧得涓涓细流,绝对不能开到像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流不停;比如人不在屋里了就要关掉电视或者电灯;比如自己盛饭就要吃完,不能剩下,也就是践行现在的所谓“光盘行动”……如有不节约的地方,父母绝对会开骂,毫不留情。小时候,一次我盛饭太多了吃不完,被父亲逼吃,结果吃撑到吐,从此我再也不犯这种傻事了。

  还有一个是:会赚一些废品钱!这是父母以身作则教出来的。我父母从来不会乱丢弃一些能换钱的废品。小时候我们不懂事,有把废品直接扔到垃圾桶里的,结果父母当着我们的面捡回来存好,再给我们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教育课。这个教育好啊,从此教会了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资本。我们从此不但懂得把家里的废纸啊废塑料啊等等废品收拾起来拿去变卖,还懂得拉上其他小伙伴去捡街上和垃圾桶里别人扔掉的废品——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捡破烂”。那些偷偷摸摸偶尔买的玩具,靠的基本上就是这种手段攒的钱!直到前几年,我依然有保存家里生活废品的习惯,后来发现拾荒的老人也不容易,就不再保存了。

  上了初中,我依然认为我们农村仔要懂得:省。基本上,初中时代我印象中都没有在个人吃喝玩乐上一次性用超过五十元钱的。到了高中,我也保持了这种节俭的作风,比如父母每个月会给我的200元生活费(包括饭票和日常开销都在内了),我几乎没有哪个月会“月光”。但很多同学四五百甚至上千也能用尽,甚至透支到四处举债生活。这很让我很想不通。后来我回想:印象里,高中时连学生爱喝的奶茶都没有喝过,各种要花钱的娱乐项目也几乎不参与,除了学校的三餐,几乎没处花钱,难怪用不完200块钱。因为当时我一直觉得:父母钱来得不易,可喝可不喝的东西,可玩可不玩的项目,我又何必要浪费呢?

  有一次,一些同学们去我家里玩,惊讶地跟我说:我们全班估计也没有几个像你家一样有钱的。这时候我才突然反应过来:看来我家还真有点钱。要知道,我家1991年就买第一辆汽车了,这在小镇上可是了不起的事了,而且我家一直是镇上最大的的百货批发店,这又有几个人能比啊!?但是,我省吃俭用的思想已经深入了我的灵魂,我已经没法自由地放纵了。因为一旦乱花钱,我就觉得像做了对不起自己亏心事,特闹心。

  后来,我见识一个来我家打工的女孩子,家里穷到供不起她读书,但是——吃不完的饭菜她可以直接送入下水道。我惊讶于她的奢侈,问她:难道放第二天不能吃么?她回我:我家都是如此的。从此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然,也并不是每个穷人家都如此,但是由此可见,无论家庭的贫富差距如何悬殊,在节俭问题上,很多家庭并不是真的会教育,很多时候甚至父母本身都有问题。直到现在我都经常见一些生活不是很宽裕的人,要么不懂得节约,要么就是装富,这都是很可悲的。所以,我多么感谢我的父母能把我教育得如此节俭。

  有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我看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没有节俭教育。

  很多家庭,生活水平一旦拉上去,消费理念也跟着上去了。比如,有一万存款,他能用一千,允许自己浪费一百;有十万存款,他能用一万,允许自己浪费一千;有百万存款,他能十万,允许自己浪费一万……但是有一天,当他的生活水平突然回到一万以下,他的消费习惯却回不来了。人的消费习惯就是本性的一部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特别难改的,一个落魄到万元户的百万富翁,他极难改变自己曾经潇洒的生活作风,因此会很快垮掉——所以,偶像剧里富家公子落魄以后寻死觅活那真是事实呈现。当然现实中如偶像剧一般富翁儿子东山再起咸鱼翻身的事那是微乎极微,我们看到的新闻往往是:某某富翁自杀而亡了。因为——他们已经不知道如何像正常人一样用很合理的钱让自己活命了。更要命的事,“潇洒有钱人”的标签从自己身上挪走——这让他们觉得不如去死算了。如果能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他们又何以怕今日的落魄呢?

  人活着都要消费生活必须品。所谓必须品,就是人活着都必须的开销,比如柴米油盐酱醋等等,用官方的话语说就是“刚性需求的产品”。人活着是要用必须品,但是无论你有没有本钱浪费,你都要懂得约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要让它过头,这就是节约。所谓节省就是:可以省掉不用的就省掉。这是针对非必需品说的。非必需品也可以说是享受品,一般不消费也不碍事的,比如零食,吃或不吃,生活就在那里,不会发生什么变化,那就可以直接省掉不吃。这就是节省。

  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够明白节俭的重要。我也希望我的子孙后代们都要能明白、接受、践行节约和节省的品德。如果子孙后代不明白这个道理,我觉得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灾难。如果我们不教育好孩子,那也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无论是困难时期,还是富裕时期,作为父母都懂得守得住浪费的底线,也要让孩子们知道,再有钱也要捏着钱过日子,保持勤俭节约的习惯,那才是教子之道。一个河堤崩溃,不是突然的,必然是从一个细小的漏洞开始,然后不断扩大,细小的漏洞不修补,等到扩大到崩溃,那就再也没法弥补了。每一代人都是从前一代人身上学会扩大浪费的,如果连续发展到后面三四代人,那就算是你亲自从坟墓里爬出来没法拯救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wenzhang/2216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