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能找出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3、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写好写植物类的作文。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重难点:
1、凭借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一、导入:1、请看,这就是上堂课我们已经认识的一种奇妙搞笑的植物。(指黑板)
2、引读,为什么?(因为作者喜欢夹竹桃的韧性和带来的幻想)
(板书:韧性、幻想)
3、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夹竹桃,来细细地感受它的韧性,同时领略它带来的幻想,好吗?
二、教学三四自然段: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看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夹竹桃的韧性的?(4)
2、大家仔细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能够圈圈、画画、写写。
3、把你明白的说给你同桌听听,不懂的商量商量。
4、交流:我明白了这段主要讲夹竹桃的韧性难能可贵。(你明白了它的段意)(板书:难能可贵/十分可贵)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韧性呢?注意: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字词(1)、我是从“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看出夹竹桃开花时间很长,一向开一向长,很有韧性。(那你能把它的韧性读出来吗?)(请女同学来朗读。)
(2)、我是从“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看出来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没有一天不开放的,开花时间很长,不会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十分有韧性。(练、点、齐)
(3)、我是从“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不论什么花开,夹竹桃都无不奉陪。”同样也能够看出夹竹桃花期很长有韧性,而且不会因为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你能把理解的透过朗读体现出来吗?)(男同学读)
5、学到这我们对夹竹桃的认识更深刻了,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夹竹桃(从春到秋你都自始至终、始终如一;从你的花期,我看出了你坚韧的品质,那种韧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的韧性是十分可贵的。)
6、大家赞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赞一赞吧。
7、真棒,把夹竹桃赞的美滋滋的。
8、和那些花比起来,“那些花”指哪些呢?它们留给你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浏览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两个问题。
9、交流(各种花)印象是春天花团锦簇;夏天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秋天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10、作者家院子里的花开得这么美,作者为什么只对夹竹桃情有独衷呢?(因为其它的花只开一个季节,而夹竹桃三季都开,夹竹桃的韧性是其它花所没有的。)
11、让我们透过朗读再一次来感受夹竹桃的韧性。朗读3、4自然段。
过渡:夹竹桃的韧性是难能可贵的,让我们大家都爱上了它,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远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再之后去领略她月下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三、教学第五自然段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1)、我明白了这段主要写了夜晚夹竹桃很美和引起作者的许多幻想。
3、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美?
(1)你站在——许多幻想谁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字词(2)“模糊”花朵美:“毫不含糊”“浓浓烈烈”香气美:“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影子美;谁来说说“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是什么样貌的?
(3)模糊、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
就请你把理解的读出来?(点、齐)
4、“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夹竹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地想象,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吧!(课件,音乐长些)
5教师独白:此刻我们来到了夹竹桃边,淡淡的月光,疏疏密密地漏过茂盛的枝叶,把梦幻般的阴影洒落到柔软的地面上,掠过的丝丝轻风,使得这带点神秘的影子微微地晃动,还不时送来,在浓密枝叶间流淌的阵阵花香,迷人的月色,婆娑的树影,浓浓的花香,阵阵地清风,把我带进了一个那样令人陶醉的,不断产生幻想的,奇特美妙的世界。
6、请你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发散)
7、大家的想象真丰富,那作者又幻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心放进去,默读那些幻想的句子。你觉得作者的幻想怎样样?(板书:奇特美妙)
8、妙在哪?
9、交流:(想到的很妙,我自己没想到)
(1)、我好像看见了地图,上面有七大州,四大洋,小虫子好像海轮。精妙。
(2)、我好像看到了池塘,树影是塘中荇藻,飞蛾是塘中游鱼。很美妙。
(3)、我好像看到了一幅水墨画,而且是随风而动的画。随风而动的画,很奇妙。
10大家说得真妙,但你能把这奇妙的幻想透过声情并貌地朗读体现出来(练、点、愿)
11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作者充分地发挥想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无限的秒处,就让我们再一次美美的读一读,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
12这样的(引读)(板书:爱上)
13、此刻,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小结:作者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夹竹桃的韧性及它带来的无限幻想。让我们再一次来赞美它吧。读最后一节。
14、夹竹桃的韧性是如此可贵,带给我们的幻想是如此奇特,要是我们能永远的留在脑海中那该多好呀,请你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两句句子记下来。(比背)
总结: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我期望它的韧性,它这天带给你的幻想,能在你的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齐记住它的名字,(《夹竹桃》)。
作业:摘录优美词句、利用这些优美词句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夹竹桃教学设计(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培养审美情趣。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3.透过文字,补充资料,感受学界泰斗季老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的情感,感受季老的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夹竹桃》。
2、明确目标
(出示图片)大家看着就是夹竹桃开的花,文中哪一自然段描述了花的颜色?谁能读一读描述夹竹桃花颜色的句子?(请一位学生读)作者季羡林先生仅仅是因为它的颜色好看才爱上它的么?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请快速地浏览课文资料,找出这段话(指名读)。
【设计意图:透过寻找重点段落整体感知课文资料,这样既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直奔课文主题,属于有效学习。】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能够感受到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它有韧性,一个是因为它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让我们走进文中体会夹竹桃的这两个特点同时感受作者的人品。
3、预期效果
只要大家能够像季羡林先生一样用心去感受那份美,相信大家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展示交流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体会感受“夹竹桃之韧性美”
(想想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韧性美?第三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园子里的其他花)在这一自然段中提到过夹竹桃吗?(没有)那作者是不是走题了?(衬托的作用)你真会学习。
2、自主学习:
自由读3——4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3、展示交流:
(一)、“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无不”表示什么?(双重否定表肯定)。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花期长)
(二)、“在和煦的春风里,……无日不迎风吐艳。”
大家再读一读这句话体会其中的含义。“和煦的春风、盛夏的暴雨、深秋的清冷”能够感受到夹竹桃生活条件是时好时坏,在这样的环境下夹竹桃依然迎风吐艳。这就是“韧性”请再读读这句话注意这几个词组的运用。
(三)、文章中有一句话描述了夹竹桃开话的情景,请找出来多读一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有开出一朵……一嘟噜。”“悄悄地一声不响”能够看出夹竹桃默默无闻的精神品质。
引导读: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整体读文章的资料。
小节:这样“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用作者的话来说“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齐读第四自然段。
试着背诵。
任务二
导语: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任务呈现:
学习体会“夹竹桃之花影美”
2、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喜欢看着花影?找出有关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3、展示交流:
生: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能够引起我许多幻想。
师:仅仅是这些吗?读读上面一句。
生读: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师:这句给你什么感受?
生:这句让人感受花香浓烈。
师:具体从哪感受到的?
生:“香气却毫不含糊”能够感受到花香浓烈。
生:从“浓浓烈烈”能够感受到花香扑鼻而来,到处都是花香。
师:继续小声读读,思考:还能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花香浓烈?
生:“袭”能感受到。
师:平时用“袭”形容什么?
生:形容攻击别人,出其不意。
生:那里的“袭”形容花香浓烈袭人。
生:把人都熏醉了。
师:把“袭”换成“飘”,再读一读,感觉呢?
生:“飘”给人的感觉花香似有似无。
生:“飘”没有“袭”感觉花香浓烈。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作者用词的巧妙。
师:再读读第五节,看看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画出关键的词眼。
生:地图、荇藻、墨竹。
师:幻想丰富,齐读幻想的句子。
生读。
师:我们一句一句细细读。
生读:“我幻想它是地图……就像远渡重洋的海轮。”
师:同学们仔细读读每句话的后半部分这几句话,你是否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果去掉这几句话的话,表达效果会怎样?
生:显得很生硬、不充实。
师:是啊。此段不仅仅有概括讲述,更有具体地描述,让人身临其境;不仅仅有静态地讲述,更有动态地描绘,把景写活了。层次清晰、语言生动、淳朴不乏味,季老用优越的语文条件深厚的语言功底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幅美妙的月下花影图。让我们配上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师生配合读)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师:学语文,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文字写了什么,还要学会运用,下面展开你的幻想,来写一句——出示【我幻想它是……】
生写。
2、结果反馈
交流。
生:我幻想它是南极和北极,它就真的是南北极了。这一堆影子是冰川,那一堆影子是水电站,恰巧有小虫子飞过,那就是中山站和长城站。
我幻想它是一丛错落有致的珊瑚,它居然就是珊瑚丛了,静谧地沉睡在无边的海底。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成了活泼的海洋生物,这只是旗鱼,那只是海龟。
我幻想它是一张乐谱,这是二分音符;那是八分音符,正巧一只瓢虫爬来就成了一个圆圆的符点,仿佛在等凑齐了音符,就开始演奏“夹竹桃交响曲”。
学到这我们能够感受到最后一自然段其实就是对课文的总结。
3、反思总结
同学们读文就是读人,让我们共同,想想从夹竹桃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季先生的哪些影子?
(1)、回味“大家的写作态度及情感”
课件出示资料。师配乐深情介绍:
季羡林,生于1911年,1930年考上清华大学,1934年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二战爆发,交通断绝,回国受阻,饱受煎熬的他仍然苦读不辍。
1946年,他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任北大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惨挨批斗,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不得动弹,还被关过牛棚并下乡劳改。当时许多同志都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但季羡林应对人生的坎坷,不抱怨,不自弃,甚至笑称“这样的锻炼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季老从“牛棚”出来后,被勒令看楼门,守电话,成为一个“不可见接触者”。然而,他晚上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白天守楼时,脑袋不停止思考,把散文改成有韵的诗。280万字、8卷本的《罗摩衍那》就这样被翻译出来。
文革后,他重见天日,恢复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职位,还当过北京大学副校长,并且仍笔耕不辍,著作丰硕。
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季羡林先生就像夹竹桃一样充满韧性。
季羡林先生没有在文革中倒下,就因为他和夹竹桃一样有韧性。
季羡林先生在饱受迫害的状况下仍然不忘做学问,翻译出史诗巨著《罗摩衍那》,这不正是他夹竹桃般的韧性的体现吗?
师:同学们,正是夹竹桃般的韧性,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平凡的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借夹竹桃他道出了自己的情怀。(板书:状物咏怀)
其实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就是季羡林先生一生的写照,他虽然平凡但是他却是最值得我们留恋最值得我们回忆的人。
让我们再读文章的这句话。思考我们就应做一个怎样的人?
夹竹桃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课文写出了夹竹桃婉美、有韧性,引起了作者许多神奇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3、夹竹桃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群众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资料。
--夹竹桃的婉美、有韧性、能引起想象。
四、作业
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3、4)
2、课文的2、3、4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资料?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3、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搞笑?
(2)、讨论,交流:
①、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②、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搞笑?(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搞笑的景象。
4、学习第3自然段
(1)、那么第3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①、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②、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能够与之相比。)
B、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C、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述“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D、练习背诵
5、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6、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7、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8、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水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9、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5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课后习题。
四、板书设计:
13、夹竹桃
韧性
婉美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四):
一、说教材
《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从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来体现夹竹桃的可贵韧性,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一至四自然段,在读中感悟夹竹桃那“可
贵的韧性”。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想体现如下三个理念:
二、说教法学法:
1、熟读: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那么,阅读潜力和语言潜力获得的根本凭借和途径是什么呢?古人告诉我们:最佳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熟读,反复吟诵。也就是说,课文是凭借,阅读实践是根本。以课文为凭借,以读书活动为根本的语文信息的加工内化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到达古人说的“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2、精思:
不加咀嚼的朗读不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食而不知其味”,如此这般,不能消化,谈何积淀?学生的语文素质又从何提高?因此“精思”,是多读中的操作要求。有口无心,呆读死念,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未必“自见”。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消极被动的“理解式阅读”向质疑问难的“探究式阅读”转变,鼓励用心探究,大胆质疑,读出共性中的个性。
3、感悟: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中早就认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是感悟自得,教师是指导学生边读书边进入主角,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解读课文里的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思路,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课本中走出来,变成自己的经验潜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探究主题
1、教者打破按课文自然段来教学,而是从第三自然段入手,先欣赏作者由复习以填空形式导入:夹竹桃不是的花,也不是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最值得的花。
我爱上了夹竹桃,因为它有,又能引起我。
2、揭示探究主题: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为什么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它有什么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哪些幻想呢?
(二)自主感悟夹竹桃的韧性
1、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课文,找找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夹竹桃的韧性?(4)
2、请同学们拿起笔,再细细地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句子中能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把它画出来。
3、同学们的反应真快,一下子都画好了,老师再给你们提个要求,因为每个同学画的句子可能不一样,你画的他没画,他画的你没画,我就要请同学们来进行一次“小老师挑战大赛”,把你画的句子解说给没画这句句子的同学听,让他听了你的解说会觉得,诶!这句话确实也能体会到它的韧性。愿意理解挑战吗?祝你们挑战成功!
[每个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期望自己比别人强,期望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许多状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因此,教师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有一种成就感。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成功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用心性。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用心动脑,拓展思维。]
4、学生准备。
5、群众交流,随机出示句子圈画,朗读表达对夹竹桃韧性的由衷赞美。
板书:无……不……
无不
穿插理解:一嘟噜
造句训练:无……不……
无不
6、齐读这一自然段表达情感。
四、了解引起的幻想及其原因
1、请同学们快速地看看课文,找找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5)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2、交流板书:地图、荇藻、墨竹
3、请同学们选取最感兴趣的一个幻想反复地读读,在脑袋里放放电影,然后把你喜欢的原因透过朗读表达出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好处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同时我们认为,没有选取性就没有主体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选取探究的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
4、学生自读准备。
5、汇报展示朗读。
引导评价:听了他的朗读,有何感受?
6、齐读介绍三种幻想:我们连起来把三种幻想介绍给客人老师听,好吗?
7、想象训练: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们都陶醉了,沉浸在幻想之中,觉得还但是瘾,想请你们也幻想几种,让他们过过瘾。(板书:……)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英国诗人雪莱也说:“想象是创造力。”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学生领略了介绍的三种幻想后,不急于罢手,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再说说其他的幻想,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表达潜力。]
8、作者的幻想是怎样引起的?交流句子:“我个性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能够引起我许多幻想。”
唉呀!作者的文学水平太高了,黄老师看不懂,谁愿意结合自己曾看到的这种景象来介绍介绍。(意在理解: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你从中还体会到了些什么?(香)你能把它的香读出来吗?
9、让我们跟着作者,再一次到月光下的夹竹桃下,进入幻境,好吗?
四、总结,激趣引导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1、透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应完全明白作者爱夹竹桃的原因了吧?谁愿意来说说?
2、其实,夹竹桃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爱的原因呢!看,黄老师就找到了一些?老师还有呢,想看吗?“有志者不食喈来之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不吃别人送到嘴边的食物,想吃自己去获取。你们有志气吗?那还想看吗?那咱们比比谁搜集得多!
[课堂教学就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引向课外。]
夹竹桃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规范书写;能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夹竹桃的特点,选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学习夹竹桃默默无闻、坚韧不拔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夹竹桃的文字、图片资料。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夹竹桃。
教学推荐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家乡的一山一水总是那么令人魂牵梦绕。《夹竹桃》用诗一般优美动人的语言,描绘了如火似雪的夹竹桃,刻画了具有韧性的夹竹桃。如此婉美、如此有韧性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许多神奇的想象,也把我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情景中。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分成了三个部分介绍夹竹桃。第1段概括介绍夹竹桃是最值得作者留念、回忆的花。第2~4段从夹竹桃花的颜色、花的韧性、花的香气以及由花影引起的想象来介绍夹竹桃。第5段写作者对夹竹桃由衷的赞美。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夹竹桃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述事物的方法。
推荐本课教学用1~2课时。
夹竹桃教学设计(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的花色“奇妙搞笑”和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
2、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这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明白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那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着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这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日,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此刻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述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搞笑)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搞笑?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搞笑。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搞笑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述,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述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个性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资料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比较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搞笑,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之后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夹竹桃教学设计(七):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导观察:
1、同学们,这天这节课,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盆美丽的花,请看大屏幕,明白它的名字吗?(板书:夹(jiā)竹桃)
没错,这美丽的花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夹竹桃”。请注意那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
2、夹竹桃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有没有同学对这个名字感兴趣?请大家结合图来研究研究,说说你的想法。(夹竹桃因为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因此人们给她取了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3、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观察她,看看她是什么样儿的,你觉得她怎样?(根、干、枝、叶、花)。
4、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情有独钟,他曾为夹竹桃专门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这天共同学习的第17课。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过渡:那么,季先生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打开书好好读读课文。昨日,袁老师已经和大家初读了这篇文章,此刻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回忆课文的大意。
2、学生交流大意。
3、在季先生笔下,浓墨重彩的展示的是夹竹桃的“花”。(板书:花)(“花”这个字是课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
4、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花”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看看夹竹桃的花有什么特点。
5、学生讨论:第2、4、5自然段。(花的特点暂不讨论。)
6、过渡:咱们六(1)班的同学真不简单!书读两遍,大意自现。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她、品味她……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谁愿意带我们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呢?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你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述花的语句,自读自悟,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学生交流讨论:(联系画面)红色——火;白色——雪;不相容——融洽。(俗话说“水火不相容”。)
4、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搞笑)
5、你是否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搞笑?请你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搞笑。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邀请几位“诸葛亮”出主意)。
这么奇妙搞笑的景象,这么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来诵读记忆,看画面试背。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述,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让我们来共同读读第4自然段。
2、自读自悟,这段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用最简练的文字来概括)
3、用“~~”画出描述夹竹桃花期很长的词句,自读自悟: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是怎样读出花期很长的。
4、四人小组进行交流。
5、讨论:(1)、又开出、又长出(注意这句话中句号若是改成省略号就更准确地说明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
(3)、无不奉陪。(课件出示文字。)
6、有没有同学在读“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句话时,想到了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先请位同学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有什么个性之处?
一百多字,十四种花,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离题”的资料呢?(课件展示十四种花,比较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7、了解到夹竹桃花期很长这一特点后,你对它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了呢?(花期之长,韧性可贵!)你真的觉得它韧性可贵吗?请你读读这个反问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8、自由练读,揣摩如何读好这段话。全班交流。指名朗读,读后评议。请四位学生分句读,闭眼想象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试背。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搞笑,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之后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风姿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奇妙搞笑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
夹竹桃教学设计(八):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状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群众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搞笑。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资料?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搞笑?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搞笑?(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搞笑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能够与之相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述“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透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附板书:
韧性
17、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九):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规范书写。
2蹦茉擞貌樵墓ぞ呤榛蛄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3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一些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体会想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资料,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夹竹桃的录像或挂图。
学生:向别人了解夹竹桃的有关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背鍪“夹竹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交流对夹竹桃的颜色、样貌等的看法。
2焙⒆用墙樯艿谜娌淮恚这天我们一齐来学习欣赏一篇文章(板书课文题目),看作者笔下的夹竹桃是怎样的
二、自学课文,讨论交流
自学方法提示: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阶杂啥量挝模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2痹擞醚Щ岬姆椒ê拖不兜姆绞阶匝生字和理解词语。
3倍量挝模试着说说每段的意思。
4敝室桑禾岢鲎约翰欢的问题。检查交流自学状况。(略)
三、研读课文,理解资料
根据学生自学质疑的状况采用“以自读自悟交流讨论为主,教师相机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弊远恋2段后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如:本段中“融洽”一词在这儿指红白两色的夹竹桃互相衬托,交相辉映,不抵触;“宛如”是“好像”的意思。
2毖卸恋3段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别的花比起来,不是构成一个强烈的比较吗”这一句话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看法,深入理解夹竹桃的韧性所在,认识夹竹桃的特点。
3痹亩恋4段。引导学生理解“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如此”这一过渡句的作用。抓住“妙处还不止如此”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勾画出描述作者想象的句子,反复诵读,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再看课件或夹竹桃的图片,鼓励学生像作者那样想象一下,并鼓励学生学着作者的语气描述一下自己所产生的美妙的想象。
四、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1倍量挝淖詈笠欢危说说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2贝涌挝哪男┑胤交鼓芴寤嶙髡甙夹竹桃的感情?勾一勾、读一读、背一背。
3庇懈星榈乩识寥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北冉霞且“洽”——“恰”、“宛”——“婉”。
2笔樾词弊⒁馇别“衰”——“哀”。
六、完成课后练习
1笨魏蟮3题。
①先读词语,再工整地抄写下来。
②鼓励学生任选两个词造句。
2毙×繁省
①先回忆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述夹竹桃的方法。
②鼓励学生仿照课文说出自己喜欢某种花的理由。
③再把自己喜欢的理由写一写。
附:板书设计
夹竹桃
夹竹桃教学设计(十):
课题:夹竹桃(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课)
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去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走近作者,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潜力和较好的想像力,学习作者比较、联想的写作方法。
3、能找出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比较、映衬手法的运用是为了突出夹竹桃的特点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花期和花影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比较、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揭题解题,激起期盼
(1)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喜欢什么花儿吗?喜欢它什么?(师:其实,喜欢并不需要理由。)这天李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很美丽的植物,请大家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它的叶子和花,看看哪位同学能有所发现。(出示课件)
(2)的确,这种植物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如果请你结合它的特征,给它取个名字的话,你会给它取什么名呢?
(3)这美丽而高雅的植物受到人们的垂爱,人们根据它叶和花的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板书:夹竹桃)
(4)齐读题目(“夹”应念“jia”第一声)
(5)、那么,季羡林老爷爷笔下的夹竹桃是什么样貌的?又有些什么独到的妙处?课文《夹竹桃》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解答。
二、接触文本,整体感知
1、结合题解和设疑,布置自学:带着心中想弄清的问题,自读课文,可在相应的地方做些批注;力求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2、学生反馈初读感知、把握课文主要资料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师相机要求说说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段落有哪些,分别都写了哪些方面的资料,并适时点拨学生理解“融洽、衰败、韧性、参差、迷离、微风乍起”等词。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学生熟读课文,并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部分:(2)写作者家中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融,奇妙搞笑。
第三部分:(3~5)描述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部分:(6)点示了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
4、指导学生读悟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搞笑。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搞笑表此刻哪些地方?
(2)组织交流。在学生充分表达自读收获的过程中,适时作如下点拨:
引导学生扣住“容”和“融”二字,感悟夹竹桃花色的奇妙搞笑,不仅仅在于“水火也能相容”,而且红、白花色彼此间更是相互映衬的融和之美,和谐之美——这就是此番景象的奇妙搞笑之处。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夹竹桃非同一般的奇妙搞笑。
5、要求学生再次整体关注文本,想想文中的夹竹桃还有哪些妙处,并完成生字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
一、复习导入,再次关注
板书课题后,组织学生回顾课文资料,并用一个词说说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二、总览全文,引出话题
1、要求学生在总览全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强烈表达作者对夹竹桃情感的一句话——“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2、出示并组织读该句。
3、在上述基础上构建阅读话题:用心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地方道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和能给人许多的幻想。划出相应的句子,在最让你的内心很不平静的语句旁,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三、抓住重点,感悟妙处
组织交流时,先给学生充分说的机会。当学生交流到相关资料的时候,适时点拨读悟。
(一)比较“万紫千红,花开花落”,感悟“花期之长,韧性可贵”。
1、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圈划出表现夹竹桃可贵韧性的词句,对所找句子作小组交流。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夹竹桃与这一段中所描述的十四种花有什么不同?点拨学生结合自读收获交流所感受到的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1)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等词语,比较“花团锦簇”、“满院生辉”、“怒放”等词,感受夹竹桃不事张扬的谦逊;
(2)抓住“一嘟噜”、“又一嘟噜”等词句体会夹竹桃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3)抓住“无不”、“无……不……”点拨学生体味这种双重否定的表达方式,所传达的正是作者对夹竹桃花期长、个性能坚持的由衷赞誉,并组织学生结合文本语言,对“无不”、“无……不……”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夹竹桃的可贵韧性。
4、小结夹竹桃的可贵韧性,点拨学生理解第三自然段虽不在直接写夹竹桃,却对衬了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并感受这种比较衬托在文中的的作用。
(二)想象“叶影花影,神奇幻化”,感悟“参差迷离,充满幻想”。
1、学生自读第五自然段,圈画描述月下夹竹桃的句子,看看月下夹竹桃能引发怎样的幻想。
2、要求学生结合所找句子,仔细读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月下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A、读悟月下引发幻想的特定情景。
抓住“参差”、“迷离”点拨学生感受月下夹竹桃花叶投影的错落有致和扑簌迷离,感受这种特定情景弥漫出的幻化不定,正是文中作者说“我最喜欢月下的夹竹桃”的原因。
B、解读神奇幻想。
(1)点拨学生关注这段写幻想的句子,其资料的展开都是启动了丰富的合理想象,这是将事物写具体的一个重要方法。
(2)指导学生感受这段话中排比的运用,以磅礴的语言气势,渲染了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扑簌迷离,幻化不定的神奇境界。并要求读出这种幻化无穷的气势。
(3)仿照课文描述幻想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描述月下夹竹桃的花影迷离,充满幻想。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并尝试背诵。
四、回归整体,感悟赞美
1、涵咏中心句,深化主题。
反复吟哦“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夹竹桃”,领会这一句是如此鲜明地揭示了夹竹桃的可贵之处,从而自然体会到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上溯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此时再读句子“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感受,从而进一步提升夹竹桃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2、回归文题,升华情感。
引领学生关注文题,结合对文本的再次总览,领会作者不仅仅仅在向我们介绍一种植物,更是因有感于夹竹桃的可贵妙处而在传达自己的特定情感,从而使学生对夹竹桃的韧性和神奇有个心灵内化的过程,文本情感也能得以升华。
五、板书设计。
4夹竹桃
花色:奇妙搞笑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参差迷离
夹竹桃教学设计(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3.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很美丽的植物,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种植物的叶和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叶子像竹子的叶子.板:竹;花像桃花,板:桃)
2.的确,这种植物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如果请你就这两个方面的特征,试着给它取个名字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名字呢?(竹桃。桃竹。竹桃连理等)
3、这美丽而高雅的植物受到人们的垂爱,人们根据它叶和花的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板:夹)
4、想不想和这美丽的夹竹桃做“零距离”的接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同走进他家的那方夹竹桃世界吧!
二、自读课文: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并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
三、检查自学
1、读准下列字音:
玉簪花荇藻参差不齐鸡冠花
奉陪榆叶梅江西腊海棠
花团锦簇菊花飞蛾乍起
2、交流: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3、生答后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4、指读,齐读。
5、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此刻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生边提问题师边板书:韧性?幻想?)你们刚才提的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同时理解“韧性”这个词。
四、品读课文:
(一)韧性
1、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四自然段)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品出夹竹桃的韧性?(能够圈、划、批注)。
2、交流
第一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默默绽放,不张扬,不起眼,从不与白花争艳,常年不败,坚持开放。)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后齐读。(“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这句话里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边叙述边板书:无日不迎风吐艳)为什么不说每一天都迎风土艳?(哦,双重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不管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环境,夹竹桃都始终如一,迎风吐艳。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读好它吗?(要读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坚强)各自练读,男女生分读。
·师引导后齐读:春天到了,暖风习习,夹竹桃——(迎风吐艳);夏天到了,赤日炎炎,大雨倾盆,夹竹桃——(迎风吐艳);秋天到了,凄清寒冷,夹竹桃——(迎风吐艳)。
第三句:“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从这句话里你又品出了什么?
·“无不奉陪”“无不”是什么意思?(板:无不)“无不奉陪”呢?(板:奉陪)(又一次用了双重否定,强调了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能够与之相比,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
·指读,齐读。
·练习用“无……不……”和“无不”分别说个句子。
小结过渡: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第四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十分可贵吗?”
·能不用问号换种说法吗?哪种效果好?一齐读。
3、夹竹桃的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的确显得十分可贵。(板:可贵)文中哪一小节写了院子里的花?(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
·课文重点写夹竹桃,那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院里的花写得这么美呢?是不是离题了?老师让你们看一看院子里的花。(课件展示十四种花)(这样写,其实是将其他的花跟夹竹桃作比较,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4、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反问句。
5、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佩服季老先生的独具匠心:写百花,只为一花。同学们,我们描述一种事物,能够象第四节那样直接描述,也能够像第三节那样衬托描述。
6、比较读。老师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参与进来,能够吗?我们一齐来比较着读读课文的三四小节,好吗?
7、师领读:院子里的花虽然一年三季,万紫千红,却(只在一个季节开放)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开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五、总结,设置悬念:
同学们,这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见识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去掉第一个?)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之后去领略夹竹桃月光下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六、作业:
1、读一读:季羡林的《夹竹桃的传说》。
2、写一写:请你试着描述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写具体。(能够是一个小片段)
七、板书:
无日不迎风吐艳
韧性可贵
无不奉陪
夹竹桃
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十二):
教学目标:
体会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与给作家的奇妙的幻想;体会作家质朴而典雅,率真而睿智的写作风格。
一、听写导入,
1.这节课咱们来继续学习——夹竹桃(生齐读)
2.板书课题。(提醒:看黑板,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又好又快的板书课题的。)
3.师生交流:结合“夹竹桃”3个字引导学生感知行楷字笔画相连的特点。(老师的板书在楷书的基础上,融入了行书笔画相连的运笔技法,这种字我们称为行楷字。关键在笔画相连,写得又好又快的奥秘就在那里。)
4.听写练习:对我说来,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下面咱们来听写一句话,注意先听清楚,然后请人复述,最后再写。停顿2秒钟后老师复述,之后请1位同学复述后齐述。拿起笔,注意听清要求: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还要有必须的速度。行间巡视提醒:头正、身直、肩平、足安)
5.组织评价交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到达一个给一颗星。(首字空两格;上不顶天,下不着地;字的大小匀称,字间距适中,比较美观;注意了笔画的相连。)
6.比较质疑,回顾全文。(投影出示教师临写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品。引导学生比较资料上的差异——多了一句: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读了这句话,你有怎样的感受?如此普通平凡却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又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说出夹竹桃值得留恋与回忆的地方:奇妙搞笑;韧性可贵;引起幻想。
二、感悟韧性初品风格
1.指名读第2节,引导说出夹竹桃景象奇妙搞笑在什么地方?
2.课文哪儿直接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指名读第4节,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3.再读圈划。(不着急,再认真的默读这一段,圈出你感受最深的地方。)
4.师生交流品读韧性
预设点1:什么是无日不迎风吐艳?就是每日都迎风吐艳。在怎样的日子里迎风吐艳呢?在和煦日子里迎风吐艳,在盛夏暴雨的日子里里迎风吐艳,在深秋清冷的日子里迎风吐艳。经春、历夏、到秋,花开三季,无日不迎风吐艳。
预设点2: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个性衰败的时候。为什么不个性茂盛,也不个性衰败呢?联系上文思考:因为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时时在败,所以看不出个性茂盛。夹竹桃又时时在开,所以看不出个性衰败。引导读出“又”字所蕴含的韧性。相机引读:在和煦的春风里——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
预设点3: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那些花陪呢?引导联系第3节说,点一下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的阅读方法。迎春花桃花杏花陪吗?陪!夜来香陪吗?陪!玉簪花和菊花陪吗?陪!这就叫——无不奉陪。从这个无不奉陪中咱们既能感受到夹竹桃的韧性,又能体会出作者:对这种韧性的赞叹!让我们再读,读出对夹竹桃韧性的赞叹!
(三个点可融会贯通,随机应变。)
5.再品语言
预设点1:语言工整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也看不出
从春天一向到秋天,从迎春花一向到玉簪花和菊花
预设点2:语言富有变化
用词的变化:一朵——一嘟噜;败——黄;开——张;(此处将嘟噜这一方言口语点一下,体会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出可贵的韧性的妙处。)
长短句的变化: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3个短句);看不出……也看不出(2个长句);无日不迎风吐艳(1个短句)
6.再读第4节,感受这种富有节奏和变化之美的语言风格。(用引读的方式体会这种节奏和变化之美。)
三、走进幻想再品风格
1.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自由读第五节,你又能体会到怎样的妙处呢?
预设点1:幻想的奇妙:想什么就成了什么。想怎样想就怎样想。紧扣居然,真的等词语体会作者幻想的奇妙。在此基础上可指名读,可引读,也可齐读来体会这份幻想的奇妙
预设点2:语言的美妙:浓浓烈烈的叠词之妙,既写出了花香的浓烈,读起来又很有节奏感;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的典雅之美与对仗之美;还有微风乍起,叶影吹动的典雅之美。
预设点3:写法的巧妙:引导体会作者动静结合的独具匠心。夜蛾飞过、池塘里的游鱼,微风乍起,将三处幻想写活了。
2.再读全段,感受作者美妙的文字、奇妙的幻想与生动的画面。
3.着眼全文体会写法的巧妙。
预设点1:学生读完后,顺势引导最后一节和第一节,质疑:第一节的哪个字与最后一节的爱字相对应,恋——爱。引出收尾呼应的妙
预设点2:作者对夹竹桃是爱,对院子里的那些话呢?是喜欢。喜欢和爱一样吗?不爱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呢引导体会作者比较衬托的写法妙。
三、总结全文
1.夹竹桃的韧性幻想妙,作者用质朴优美、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和动静结合、首尾呼应、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了这种韧性与幻想更妙!
2.让我们记住这个人——出示:季羡林,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学界泰斗。让我们多读他那——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经典散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fanwen/21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