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设计(5篇)_总结范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周长计算。(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第62~64页的教学资料。)

  【教学目标】

  1.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潜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料。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好处,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明白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同时学生对各项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十分感兴趣,并且本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必须的自主学习潜力,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平时教学中,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老师只要充分发挥、调动他们的用心性,他们是乐意做课堂的主人的!

  【教学用具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细绳、直尺、绳子系的小球。

  学生准备:圆形物品、圆形橡筋、直径为2、3、5厘米的圆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棉线、软皮尺、剪刀、实验报告单、计算器。

  【设计理念】

  我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教学现象频频出现。细细反思,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距离主要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我在本课设计上力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从而使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得以有效进行。我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如下: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强大的演示作用。

  《圆的周长》从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导探究、练习的出示都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齐来呈现知识信息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用心性,同时把知识的构成过程有效的呈现给学生。

  2、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是一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3、在探究中发现与拓展。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透过测量圆的周长、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总之,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

  【设计思路】从本课教学资料整体看,我的设计思路是下面的图:

  圆周长认识

  圆周长获取

  测量

  圆周率

  圆周长应用

  公式

  计算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引起猜想:认识圆的周长

  (一)激发兴趣

  这天,我们还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老师要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边讲述边课件演示)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两只小狗都从同一点出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狗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师: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师: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师: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生: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师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晴:“想像”,圆的周长展开后,会怎样?

  生:一条线段。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圆形橡筋,并剪断,看看成什么?

  学生齐答:也是一条线段。

  3.动手体会: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茶叶筒、易拉罐等物品,从这些物体中找出一个圆形来,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课堂活动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一)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

  1、讨论方法:下面,老师要请各学习小组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互相合作,动手测量圆的周长。测量完后,相互交流一下,有几种方法?(学生讨论,动手测量)

  2、反馈:哪个小组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测量出圆的周长?

  (学生说出三种方法:绳测法、滚动法、软皮尺测,老师进行演示)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

  转化

  曲直

  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

  在刚才的操作中,我们用绳测、滚动的方法都能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不是所有的圆都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的?同学们请看(老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构成一个圆)小球的运动构成一个圆,又比如(老师演示摩天轮),你能用绳测、滚动的方法直接量出它的周长吗?

  这说明用绳测、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单又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首先应思考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二)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要探讨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关系?先探讨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

  (课件出示一个表格)

  正方形

  周长

  边长

  周长:边长

  1、

  1cm

  2、

  2cm

  3、

  3cm

  我的发现: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的比值是()。即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倍。(多媒体显示)。

  (三)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多媒体教具演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长短有关)

  提问:你们是怎样看出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小结: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就越长。这说明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2、学生测量出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否存在着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小组分工合作,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填好报告单,第四栏可用计算器。

  《圆的周长》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3张圆形纸片、直尺、三角板、棉线、剪刀、计算器。

  测量的物品

  周长(C)

  厘米

  直径(d)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

  比值(C/d)

  圆形纸片1

  2

  圆形纸片2

  3

  圆形纸片3

  5

  我们的发现:

  (学生测量、计算、填表,在展示台出示结果)

  请一组同学上台展示表格,师询问: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结论: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板书)

  师: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多媒体教具演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

  板书

  师根据课件演示介绍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周率

  课堂活动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师:表扬全班同学。圆的周长到底比它的直径的3倍多多少呢?那里,我给同学们讲一个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测量圆周率的故事。

  (1)多媒体课件介绍圆周率的知识及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早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数学经典《周髀算经》就指出:“圆经一而周三”的说法,意思是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和天文家祖冲之就已精密地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比欧洲数学家要早1000年左右.此刻世界上最大的环形山,就是以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我们确实就应为前人的聪明、智慧感到自豪和骄傲。之后瑞士的数学家欧拉用希腊字母∏代表圆周率。(板书::∏).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如果用这个无限小数参加计算是不方便的,故通常将∏取两位小数。(板书π≈3.14)

  (2)谈感想,理解误差。

  看完这段资料,“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

  生1:我要向祖冲之爷爷一样努力学习,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生2:我们组刚才测量时不够细心,今后我们要向祖冲之爷爷学习,做一个细心的人。

  课堂活动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刚才我们透过实验可知:圆周率是怎样得出来的呢?

  根据小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圆周率=圆的周长÷直径==π是一个固定的值

  2、由此我们可知,如果明白直径如何求周长呢?

  教师板书:圆周长=直径×圆周率

  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πd

  3、圆的周长还能够怎样求?

  教师板书:C=2πr

  4、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课堂活动五:课堂反馈

  一、决定.

  1.Π=3.14()

  2.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倍。()

  3.圆的直径越大,它的圆周率就越大。()

  4.只要明白圆的半径或直径,就能够求圆的周长。()

  5.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三、实践操作

  2.电脑课件出示主题图。如果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群众订正)

  问题2: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c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打开课本64页例1对照,反思自己的解答过程)

  (注:评析问题2时,能够推荐学生用估算来解答。)

  3.解答开始的问题

  这天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此刻我们来帮忙小黄狗和小灰狗算一下它们跑的路线,看看小灰狗为什么会赢,小黄狗为什么会输。

  小黄狗跑的路线是正方形的周长,小灰狗跑的路线是圆的周长,动手算一算,谁跑的距离远?

  10米

  四、拓展延伸

  看,小黄狗和小灰狗又要比赛了,这一次小灰狗沿大圆跑一圈,小黄狗沿两个小圆“∞”跑一圈,谁跑的路程长呢?好好想一想。

  课堂活动六:全课总结,反思评价

  1、同学们,这天我们一齐研究了圆的周长,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本节的收获。

  2、评价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如何。

  课外活动:家庭作业

  1、基本练习:完成课本第64页做一做第1、2题。

  2、提高练习:完成课本第65页练习十五第2、3题。

  3、操作练习: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

  板书设计:

  利用了生动的课件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把两只小狗进行赛跑比赛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地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透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和利用正方形周长概念进行迁移,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感知动作同人的心理活动是密切联系的,动作记忆保留的时间更长久。小学生在其数学思维活动中,视觉映象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透过活动强化问题解决前的感知动作思维,有利使记忆以动作效果来储存。透过让学生把圆形橡筋剪断,使学生感知化曲为直的概念。为下面探索圆的周长做好铺垫。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归纳出圆的周长的方法,不失时机地表扬小组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抓住时机,甩动绳子系的小球,构成一个圆,演示摩天轮,让学生感受到用绳测、滚动的方法并不能测量出所有圆的周长,就应找到一种既简单有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进而引导学生研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透过填写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的关系,为下面的探讨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因为学生在记忆正方形的周长时,只是记正方形的周长是4个a相加的和,很少说是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上表的填写对于中下生的小组合作起了一样板的作用。

  透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求出比值,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了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并透过课件演示验证了结果。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由知识的理解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不仅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并且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那里引出故事,在帮忙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自然在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一往情深的志趣。

  本环节的设计,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由物化到内化,理解计算公式。透过转化,从而完成新知的生成。

  透过辨析让学生巩固圆周率是常数的认识,加深对圆周率的理解。

  操作练习设计紧扣课题,从解决基本练习到解决主题图中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对新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巩固新知,发展了潜力。

  透过解答课前导入的问题,让学生体现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潜力,更能促进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智力、潜力。

  在解决了开始的问题后,紧跟着变化题目的图,让学生能感知当大圆的直径等于另外两个小圆的直径和时,大圆的周长等于这两个小圆的周长和。是对圆周长公式的综合应用。

  让学生谈收获,能够自我认识、总结课堂的表现与认识掌握程度,最后回忆新知、巩固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外作业题目体现层次性,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运用。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圆的周长

  (实物测量方法)

  转化

  圆周率

  字母表示π≈3.14

  曲直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周率=圆的周长÷直径==π是一个固定的值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字母表示:C=πd

  C=2πr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二):

  【资料】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级义务教材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好处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潜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潜力。

  5、透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潜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猜一猜最后谁跑的路程远?

  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样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明白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齐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二)测量验证

  1、教师提问: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比较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这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此刻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说说你明白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四)推导公式

  1、到此刻,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明白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5、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和大家说点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然后进行科学的验证,发现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你们正在走一条科学的研究之路,期望你们能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三):

  【教学资料】

  课本第5--7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好处,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潜力,在学生操作、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潜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潜力。

  4、透过“圆的直径、周长的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索,对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结合我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π的理解

  【学具准备】

  每四个学生一组

  1、直径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圆片各一个

  2、直尺一把

  3、细绳一条、两根长31.4厘米的细铁丝

  4、实验表格

  5、计算器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议、电脑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培养创新意识

  1、电脑演示:有甲、乙两学生争论。

  甲说:“我脑袋大。”

  乙说:“我脑袋比你在大。”

  师:“如果你是裁判员应如何评判,两人才能都服气?”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甲生:“看谁的脑袋大。”

  师:“如果看不出来怎样办?”

  乙生:“把头放入水中,看谁的水面上升得高谁的头就大。”

  师:“十分好!很有创意。”

  丙生:“用绳绕头一周,测量绳的长度。”

  师:“你的办法很有新意,我们的头近似球体,横切面近似于圆,你用绳子测的长度(线测方法),就是脑袋的横切面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的头就大。这天我们共同学习“圆的周长”。师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

  二、动手尝试操作,探求新知

  1、动手尝试操作

  (1)组织学生四人小组用绳测量直径是1厘米和2厘米的小圆的周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入实验表格。

  圆的周长c(厘米)

  直径d(厘米)

  周长÷直径(c÷d)

  1

  2

  3

  4

  (2)组织学生讨论,除了用绳作测量工具外,还有什么办法能测出圆的周长。

  讨论后得出:也能够把圆放在尺上滚动一周,来直接量出它的周长(滚动方法测量),把圆对折进行测量(折叠法)。

  (3)用滚动的方法测出直径是3厘米、4厘米的圆的周长,并填好实验表格。

  2、探索规律

  (1)师将填好的实验表格在实物投影议上出示。

  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变化,比值不变,都是3倍多一点。

  (2)思想教育

  师:“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点,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来表示。其实,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一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早一千年。π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过程中通常取3.14。

  教师用绳的一端系一粉笔头,手拿另一端,绕动绳粉笔头在空中“画出一圈”。

  师:“像这个圆你能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量出它的周长吗?”

  生:“不能”。

  师:“这说明用线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是有局限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呢?”

  (3)推导圆周长公式

  师:“从公式看出,明白什么条件能够求出圆周长?”

  生:“直径、半径。”

  师:“如果圆的周长已知,怎样才能求出圆的半径或直径?”

  三、圆周长公式的应用(尝试练习)

  1、出示例1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2、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

  3、出示例2

  学生尝试练习,找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4、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5、第8页练习二的1、2、3题。

  四、再次尝试操作、第二次创新

  1、求出人脑袋的横切面的半径

  (1)利用桌面上现有的测量工具,透过计算,怎样求出你脑袋的半径?

  (2)四人一组互相合作,动手测量,计算时可利用计算器。

  (3)将运算的结果对全班公布,并说明理由。

  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圆,谁的面积大

  (1)组织学生将长为31.4厘米的铁丝折成正方形和圆形,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师将折好的正方形和圆形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得出结论“圆的面积较大。”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饭店的桌面一般都设计成圆形的,而课桌设计成长方形的桌面。把讨论的结果讲给同学们听。

  五、全课小结

  1、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资料?

  2、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师:“这天我们透过测量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求法,而且我们还明白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圆的面积较大。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求圆的面积”。

  六、作业

  第9页练习二中的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c=πdc=2πr

  例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生板演)3.14×0.95

  =2.983

  =2.98(米)

  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约是2.98米。

  例2、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37.6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生板演)解:设水池的直径是X米。

  3.14×X=37.68

  X=12

  或:37.68÷3.14=12(米)

  答:水池的直径是12米。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一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好处.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幻灯图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问:这些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周长?

  出示:平面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想一想:什么叫元的周长

  出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能够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这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哪些部分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出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明白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63页,默读“其实”到“π≈3.14”.以及“你明白吗?”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什么叫圆周率?

  2.你明白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吗?

  师: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祖冲之就已经把圆周率精确到了7位小数了,他的发现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脉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明白了圆周率,还需明白什么条件就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π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就应怎样表示?

  此刻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下面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决定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决定:

  1、π=3.14()

  2、只要明白圆的直径或者半径,就能够明白圆的周长()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求下面圆的周长:(见课件)

  师:十分不错,大家基本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们能够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下面看例题1:

  八、出示例1:

  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33厘米。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小明家离学校一千米,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C大约转了多少圈(π取3.14,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c=0.33单位:米

  c=2πr1000÷2=500(圈)

  =2x3.14×0.33

  答: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207.24(cm)

  ≈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2米.

  九、课堂练习:

  (一)应用题:

  1.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

  2.摩天轮的半径是5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转过多少米?

  3.汽车轮胎的半径是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二)选取填空:

  1、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2、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A.3.14B.πC.3

  3、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C.等于

  十.思考: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它的半径或直径呢?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直径=圆的周长÷圆周率

  半径=圆的周长÷圆周率÷2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五):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资料】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

  【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认识了圆周长的概念和圆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透过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自学自知圆周率,从而总结探究出求圆的周长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好处,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潜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感受数学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透过多种数学活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尺、塑胶板上剪下的直径大小不一的圆、实验报告单、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谈话:同学们,明白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这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举行跑步比赛,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线跑,灰太狼沿圆形路线跑,一圈过后,它们又同时回到了起点。此时,它俩正为谁走的路程长而争论不休。同学们,你们认为呢?)(学生进行猜测)

  2.要想确定它俩究竟谁跑的路程长,可怎样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再进行比较。)

  3.指名一生说说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生:边长×4=周长)这天这节课,我们一齐来研究圆的周长。(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当前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设计两者进行赛跑时生活问题,转化为比较圆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为后继学习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利用动画的演示过程,很好地展示并便于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

  二、经历探究全程,验证猜想发现。

  (一)认识圆周长的含义并初步感知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谈话:那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课件出示3个车轮)

  2.师:上面的3个数据是表示什么的?(生:圆的直径)“英寸”是什么意思?(学生看书回答)

  3.将3个车轮各滚动一圈,猜一猜,谁滚动的路程最长?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车轮的周长;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直径越短,周长越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淡化了对圆周长概念的讲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三个车轮为研究的对象,在滚动的过程中具体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并借助观察、比较、合作交流,初步感知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二)交流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学生拿出课前剪的圆,互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

  2.用什么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同桌交流方法)

  3.指名到前面投影上展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①滚动法。明确注意点:做好记号,从零刻度开始滚,滚动到这个记号再次指向那里,圆滚动一周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②绕圈法。明确:线贴紧圆周,把剩余的部分剪掉,把线拉直,这两点之间线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③用软尺测量。明确:用软尺上有厘米刻度的一面测量。从零刻度开始量,绕圆周一圈,然后看看对齐哪个刻度。

  4.小结: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生:将一条弯曲的线变成一条直的线)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化曲为直”的方法。

  5.(课件出示摩天轮图片)问:它的周长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吗?(生:不能,很不方便)问:那怎样办?引发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精心做好实验准备。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前让学生准备了软尺,因为软尺既具备了线的特点又兼有尺子的功能,不仅仅能提高实验的速度,而且也能减少实验误差。对学生实验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最后抛出的一个问题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新方法的欲望。)

  (三)认识圆周率。

  1.谈话:接下来同学们分4人小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身边这些圆的周长与直径,完成表格。(学生分组活动,完成书上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2.各小组组长汇报测量结果。(学生说结果,教师在课件上完善)

  3.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一个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为学生带给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操作前明确操作要求、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的注意点,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实践,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提示出圆周率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体验。)

  4.(课件出示)介绍《周髀算经》这本书及“周三径一”的意思。(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倍)

  5.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让学生想象祖冲之探索圆周率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不易。(课件播放资料,学生自学)

  6.学生说说从资料的介绍中明白了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7.师小结:祖冲之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正因为他杰出的成就,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被命名为祖冲之山,宇宙中第1888号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期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他那样刻苦钻研,将来也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设计意图:那里向学生介绍了人类探索圆周率的过程,拓宽了他们的数学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礼貌的发展,体验到人类不断探索的脚步。透过介绍祖冲之,使学生了解到祖冲之令人神往的成就,感受到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同时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起到了必须的激励作用。)

  (四)推导公式

  1.当学生弄清了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说说圆的周长怎样计算?(生: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2.谈话:如果圆的周长用大写字母C表示,那么这个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3.谈话:还可已知什么条件求周长?(生:半径)为什么?(生:在同一个圆中,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那这个公式还可怎样变换?

  4.齐读公式,加深印象。

  (设计意图:当学生发现了已知直径求圆周长的方法后,让学生思考还能够已知什么条件来求圆周长,这样透过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结论印象更深刻。)

  三、刷新应用潜力,总结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口答两个圆的周长。

  2.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英寸?(课件出示3个车轮)透过计算,比一比谁的周长最长?这再一次说明了什么?(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3.(课件出示一个喷水池)一个圆形喷水池的周长是12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投影仪展示答案)

  4.(课件出示摩天轮图)它的半径是10米,坐着它转动一周,大约在空中转过多少米?(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后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的巩固练习,从计算直观的图形的周长到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进一步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四、交流学习收获,课后拓展延伸

  1.透过这节课研究圆的周长,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感受数学价值,增强学习和发展的自信心。)

  2.谈话:此刻如果老师问喜羊羊和灰太狼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同学们可怎样做?(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有没有其它方法?(学生可透过计算解决,也可直接观察两个图比较)

  3.师:种种方法都能够帮忙我们来确定谁走的路程长,所以当喜羊羊得知这一结果后,直喊比赛不公平,于是老村长为它们又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赛跑路线:

  问:如果喜羊羊和灰太狼沿这样的路线赛跑,谁走的路程长一些呢?(学生课后思考,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新知去解决课前矛盾,一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另一方面拓展题的创设使得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延续。】

  教学反思

  一、“情境”与“知识”两条主线相互交融。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抓住“情境”与“知识”这两条主线。在教学情境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明白,《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也有必须的了解,以此为学习的背景,作为学习圆周长的切入点,使“情境主线”与本节课的“知识主线”有机的融合在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学生用心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带给了丰富的操作材料和开放的操作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身经历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的操作活动有目的、有思考、有选取、有创造,使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过程中增长智力,提高动手实践潜力,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

  三、数学阅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厚实的文化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适当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认识,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对后续学习起到必须的激励作用。结合本节课的教学资料,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圆周率的有关认识。那里的介绍从《周髀算经》中的“周三径一”、祖冲之的“算筹”到圆周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用电子计算机来计算圆周率,使学生对圆周率的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37257580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edu.yahoo001.com/toutiao/348304.html

相关推荐